小班幼儿绘画表征特点分析解读

2019-01-12 03:08文徐冰清
好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躯干小班线条

文徐冰清

绘画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绘画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的一幅绘画作品从构图、装饰到涂色等过程,都蕴含着幼儿的心理活动和其年龄特点。我针对小班幼儿的一次绘画活动,从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着手,聚焦“我看见的”和“我看懂的”,对小班幼儿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

一、概念界定

什么是表征?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幼儿利用油画棒、水彩笔、颜料等材料在白纸、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线条勾勒、色彩搭配、整体构图等表现手法来展示一个可视的形象。在这样的绘画活动中,幼儿所呈现的绘画作品是外部表征,而选择运用一系列材料进行绘画的创作过程则属于内部表征。

二、行为描述

情景一:拿到绘画材料后,悦悦很快开始画了。旁边的小宇看到了,说:“悦悦,你画什么?”悦悦说:“让我想一想,我想画萌萌,因为萌萌是我的好朋友。”说完,悦悦拿出一支黑色的水彩笔开始画,边画边念叨:“萌萌的头发可长了。”悦悦拿着笔一直画萌萌黑黑的头发,一直画到了画纸的底部。画完了头发,悦悦想了想,说:“对了,萌萌还是很高很高的。”于是,又拿起笔画了一个长长的身子,接着又往人物脸上画了一团红红的东西。我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她脸上画这团红色?”悦悦拿着笔兴奋地说:“萌萌前几天摔跤了,这是她脸上还没好的伤口。对了,聪聪也是我的好朋友,他是胖胖的,我也要把他画上去。”然后悦悦又在旁边画了个小男孩。

解析:3~4 岁幼儿的绘画手法较为夸张,比如将头发的长度画到画纸底部,还有不协调的身体比例都是他们“自我中心”意识的体现。小班的幼儿进入了绘画的象征期,利用掌握的圆形和线条来表征事物的特征。从悦悦这幅画的构图来看,画面的形象都是头朝上脚朝下,呈垂直式构图,说明幼儿已经能够初步表现物体上下、高低的空间关系了。在色彩上能根据自己的情感、情绪选色,黑色的头发、红色的伤疤,这样的用色代表幼儿的情感认知是丰富的。

情景二:“老师,我不会画。”隔壁桌的豪豪嘟着小嘴,一脸无辜地看着我。我笑笑说:“想一想你好朋友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头发是长还是短?是高高的还是瘦瘦的?”“可是我还是不会呀!”我摸摸豪豪的头说:“可以边看着你的好朋友,边试着画。”“好吧!”豪豪拿起笔快速地画了一个圆,然后抬头看了一下我。见我微微点头,他又在圆下面画了个不规则的长长的形状做躯干,然后将笔移到另一侧快速画了个长方形,接着他又连续画了几个不规则的圆,还在人物躯干上添画了手臂,并对旁边的同伴说:“这是糖糖在跳舞。”画完后,豪豪拿着笔满意地笑了。

解析:相较于班里的其他孩子,豪豪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点弱。在绘画中,他能在圆形下再画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当躯干,说明他的人物造型能力进入了比上学期只会画蝌蚪的更高一级的水平,但由于对人物的结构不是很明确,虽然画了躯干,但手和脚画得还是略显抽象。豪豪以笑容作为他绘画活动的结束,说明在绘画过程中手的不断活动和画面线条所带来的视觉愉悦感已让他得到了满足,并促进了他绘画行为的发展。

三、行为思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的绘画表征受视觉和知觉的影响,生活经验也在幼儿的绘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多观察、多体验,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幼儿的绘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对绘画的主题和表现,理解都不同。从悦悦和豪豪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的差异,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这种个体差异,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创造力,不要单纯地用“像不像”来评价幼儿的画。幼儿绘画中的每一根线条都是幼儿心灵的轨迹,解读幼儿的作品,就是一次走进幼儿内心的过程。

猜你喜欢
躯干小班线条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线条之美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树与人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