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
——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2019-01-12 17:58王荣华
养生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尿量尿潴留尿路

◎王荣华

正常人一昼夜排出的尿量约为1500毫升。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它途径排出的水量。如果其它途径排出的水量不变,则摄入的水量增多,尿量也增多;如果通过其它途径排出的水量增多,尿量会相应减少。正常尿液呈淡黄色,白天排尿约4~5次,夜间排尿0~2次。尿液的形、色、味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尿液异常可能就预示着某种疾病的发生。

来自尿色的疾病信息

正常人的尿液清亮透明或带浅柠檬色。一般说来,尿色的深浅与尿量有关,量少时偏深甚至呈黄褐色,量多时则偏浅或清澈无色。从健康角度看,尿色越清亮越好。这便是健康专家建议你适当多喝水、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及蔬菜的奥妙所在。另外,某些药物、食物以及气候等也可以改变尿色。如服用维生素B2后,尿液可变成桔黄色;吃了甜菜或喝了甜菜汤,尿液可变成宝石红色。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足为怪。如果除开上述情况,尿色又变成以下种种时,就要当心了,意味着你可能与某种疾病挂上了钩。

尿红:尿呈血红色或洗肉水样,化验可见红细胞,称为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损伤,如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急性肾炎、尿路结石等。

尿黄:尿呈棕黄色或浓茶色,摇动时黄色粘在便盆上,泡沫也发黄。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道结石等。

尿白:尿液呈乳白色,米汤或干酪样,又称为乳糜尿。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的,如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另一种是后天性的,如丝虫病。

尿黑:少见,应考虑与溶血性疾病,如溶血症等有关。

尿蓝:多见于霍乱、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以及原发性高钙血症。

尿绿:尿色像海水或烂树叶样,提示尿道有绿脓杆菌感染。

来自尿味的疾病信息

新鲜尿液的气味也可能反映出某种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恶臭味:最大可能是受到了细菌感染,要立即看医生。

硫磺味:吃了太多的芦笋,芦笋中带硫磺的氨基酸可使你的尿液产生硫磺味道。随着芦笋的完全消化,这种味道会渐渐淡化、消失。如果硫磺气味持续两天以上,有必要去医院做尿液检查。

甜水果味:很可能是吃了太多水果沙拉的缘故。如果尿液的甜水果味在不吃水果一两天后依然存在,则要虑及糖尿病,到医院查验血糖值可见分晓。

焦糖味:应警惕是否为糖尿病。如果确为糖尿病,这种焦糖味则是来源于病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的蛋白质。

腐败腥臭味:多见于膀胱炎、化脓性肾盂炎等。

来自尿量的疾病信息

每天的排尿量与气温、饮水量、食物种类、活动量大小及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说来,成人每天约排尿1000~1500毫升。

多尿:每昼夜尿量持续在2500毫升以上,称为多尿。喝水多、天气冷或服用利尿药后引起的多尿,属于生理性。除开这些情况,可能是病理性多尿,主要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某些肾浓缩功能遭受损害的肾脏疾病(如尿毒症早期)等。

少尿:每昼夜尿量少于400毫升,称为少尿。少尿多由严重失水、肝硬化、心力衰竭、尿路梗阻、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所致。

来自尿形的疾病信息

正常尿流呈圆柱状,当膀胱充盈,在人体大脑下达指令后,尿流便呈弧形喷射而出。通常成人尿流的粗细、形状、射程大致相同,如出现异常,则提示膀胱或尿道有病变。

尿流变细:成年男性的尿道直径一般为7~8毫米,尿流的粗细也大致如此。女性尿道比男性略宽,尿流也粗些。当尿道有病变时,如尿道狭窄、尿道结石、尿道肿瘤,或患有前列腺肥大时,尿流会变细。

尿线分叉:排尿时一条尿线变成了两条,这种分叉现象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偶发或一时性的,主要缘于前尿道或尿道开口处临时有阻塞。比如,一些人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可能出现分叉,乃因整整一夜间的尿积存于膀胱内,导致膀胱内压力上升,尿排出时力量增大,使尿道口形态暂时改变所致。再如,男子射精后的第一次排尿也可出现分叉现象,原因是部分精液还残存尿道中,海绵体充血尚未完全消失,从而导致尿流不畅。此外,大量饮酒后,也会因前列腺充血、排尿不畅而发生尿流分叉。不过,这些情况都属于暂时的变化,不是病态,也不必疑虑。另一种为经常的或长期的尿线分叉,与疾病相关的可能性较大。大多由于后尿道或尿道口处狭窄,或因慢性炎症后形成瘢痕,导致了尿液不能顺畅排出。常见的有反复发作性尿道炎(淋菌性最多)患者,时间一长,后部分尿道内膜组织形成瘢痕,引起局部尿道狭窄而造成排尿不畅。其他如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由于尿道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也可影响尿液的通畅而出现分叉。另外,包皮过长、包茎等造成尿道外口部分狭窄以及尿道有结石阻塞,排出的尿流也可出现分叉。

尿流中断:有人排尿到一半,尿流会突然中断,原因有三:一是患有尿道炎或膀胱炎,因尿液刺激、膀胱收缩,阻止继续排尿;二是患有膀胱结石、肿瘤或有血块存在,也会使尿流中断;三是患前列腺增生或尿道不完全梗阻,膀胱肌肉因用力过度,排到一半便会力不从心。

尿流重复:在排尿完毕后,刚想结束,突然又有尿意,排出不少尿液。往往是膀胱憩室症作怪,也就是膀胱上长了一个多余的囊袋,排尿时先排出膀胱内的尿液,接着再排出囤积在囊袋里的尿液。

来自尿流力度的疾病信息

排尿力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促使尿液排出的动力——膀胱肌肉(医学上称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能力;二是影响尿液从尿道排出的阻力——尿道的通畅程度。膀胱充盈尿液后,膀胱内压力增高,加上膀胱肌肉的收缩,两者的合力足以使尿流喷射而出,尿液射程可能达1米或以上。

如果尿流射程变短,甚至呈直线状滴下,若为中青年男性,主要考虑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如果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则应多考虑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

其他排尿异常情况

尿频、尿急和尿痛:排尿次数增多,称为尿频。如因气温降低、精神紧张、饮水过量引起者叫生理性尿频;尿频伴有尿急和尿痛,一般是病理性的,多系下尿路病变引起,如膀胱炎、膀胱结石、肿瘤、尿道综合征等。

尿潴留:尿液大多滞留于膀胱而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如果插入导尿管,则可放出大量尿液。一般来说,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尿路结石及前列腺疾病是尿潴留的常见原因;久卧不动者,也易发生尿潴留;有些药物及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导致尿潴留。

尿失禁:尿失禁分真性尿失禁和假性尿失禁。前者是指膀胱失去其应有贮尿作用而成为丧失功能的器官,后者是尿液从过度充盈的膀胱溢出。一些妇女在腹腔压力升高时如咳嗽、大笑、高歌、用力、奔跑时出现尿失禁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遗尿:是不随意的流尿,指睡眠时不能控制排尿而言。此病多数情况下与心理因素有关,少数可由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如膀胱结石、尿道外口狭窄等引起。

气尿:是指气体从尿中排出来。气尿的发生通常是因尿道与肠道间有瘘管,造成气体由肠腔进入泌尿道。肠癌、肠炎、憩室合并脓疡时,便会形成这种瘘管。

猜你喜欢
尿量尿潴留尿路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尿路结石与菠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