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传承

2019-01-13 01:53文/一
中老年保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孝心子女交流

文/一 言

影响中老年朋友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子女的孝顺对老年朋友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一个家庭的孝道氛围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几年前,我和一位从国外回来的老师闲聊,说起回国原因,她说:我先生的父亲身体一直不错,前阵子突发急病去世了。以前总觉得来日方长,这一次才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链条真的会断掉,而且再也连接不上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们无法面对的,不能再错过对其他老人尽孝了,所以就回国了。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地离父母更远了,工作和生活的流动性也更大了。但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孝道其实从来没有变过,春节几亿人的回家大迁徙便是最好的例证,一年的这个时候必须回家,看父母,这是比天还大的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孝道文化也许会增添新的内容和方式,但对父母奉养和孝敬的精髓是不会变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然的本能,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无微不至、舐犊情深。而孩子对父母的孝则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家庭的孝道是需要实践和传承的。作为父母,首先是要做榜样,言传不如身教,父母对祖父母的孝心是对下一代最好的教育和培养,无私的爱是会自然传承的。其次是多交流。父母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有想法不说出来,例如生病了希望孩子在身边陪伴,但又担心孩子太忙,忍着不说;另一个极端则是一件事盯着说个没完,比如希望孩子尽快找个男女朋友。其实父母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心平气和地表达出来,而不是一直以强者的姿态出现,永远为孩子们排忧解难或是指责告诫。父母渐渐上了年纪,把自己的难处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就此调整自己的节奏,合理兼顾。至于催婚,则是父母和子女双方都非常头疼的事,父母不妨外紧内松,口头上合理催促,和孩子说明自己的担忧,而内心则要放松,明白欲速则不达。凡事还需顺其自然,每周的家庭聚会可设定专门的交流时间,说说自己的心愿,比如想故地重游、出家庭纪念册或修家谱等;也可以对孩子遇到的问题提提建议,一起找办法解决。大家庭的定期交流其实也是对子女非常好的支持。第三是给机会,真正的孝心是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在支持子女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遇到为难的事讲给孩子听,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明确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

时代不同了,两代人对事情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同,谁是谁非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多沟通,在碰撞中加深相互间理解,孝心自然会在孩子们的身上扎根和传承。

孝道传承于长辈,实践于晚辈,两代人对家庭孝道的形成均是负有责任的。

猜你喜欢
孝心子女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The charity kitchen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孝心歌
孝心痛
“孝心少年”给父亲一个活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