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识德知行合一

2019-01-13 01:41徐仲书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身心立德体育教师

编者按:9月10日将迎来我国第35个教师节,《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作为2019年的教师节主题。“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在学校体育工作战线上,以广大体育教师为代表的“体育人”不畏骄阳、无惧风雨,坚守“操场”,守护学生健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着、奉献着。值我国第35个教师节之际,本刊本期特别邀请一线体育教师徐仲书、黄继东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分别对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师德”、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进行阐释,体育教研员尹玉华、小学校长李天星作为学校体育管理者分别针对其所在地区如何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其学校在“激发兴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介绍,与全国读者一起分享体育教师如何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展示新时代体育教师的良好风貌。在此,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祝全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

国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制定出台《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它是对教师提高政治素质、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积极践行的重要方面。准则是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要求,即要做到知行合一,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确知是什么,才能做到行中有知,同时明确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践行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

一、把握体育课程以体识德的实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育人是其目标所在。在践行“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明晰体育课程中体的含义,以及与德的关系。

1.身体乃身心合一之体,育体即在育心

身体,是心(思想)与身合一的身体,心与身是身体的一体两面。在早期学者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中,均有此类似观点。众所周知,日常体育运动或在课堂体育项目的学习,其指的是在心(思想)的驱动下形成的肢体动作,而非指身体本能的动作。例如,在足球比赛中,恶意从后面铲球阻止进攻,这必然是心之所向、体之所为;同样,被裁判误判成点球,罚球者主动将球踢歪,也是心之所想、体之所为。当我们把身体看作身心合一之体,体育课程在目标、价值追求中才更加符合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才能落实当下提出的核心素养,才能让体育教育工作者充分认知到体育育人的全面性,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生物发展标准。由此可见,将提高身体素质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不强调、不研究心(思想)的教育,或者单列对心(思想)的教育却不正视身心合一,而是想通过强制的规定迫使师生接受,这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更不可能达到其愿望。

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即是育体育心的过程。由此,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运动技术的讲解与示范,更是对学生心(思想)的直接引导。例如,我们在上课时不迟到那一两分钟,给孩子们做好遵守规则的表率;面对犯了错的学生当着其它学生的面不随意用灰色幽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设计教学和实施过程中不无视学生差异、实行“一刀切”的过程与方式,而是有针对性地设计其可以达成的目标和符合他们身体条件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更不要以带有敌意的、解气的心态恶意惩戒学生等,应从言行中呈现出一个体育教师该有的科学认知、学术追求、人文关怀,以及对于生命体的敬畏、对师德的敬畏。

2.明德并承德,身体是德之所铸

《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就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遵守的思想与行为规范。然而,仅仅具有职业道德并不能成为更好的教师,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底线。我们要更加深层地理解“德”之含义,在甲骨文中,“德”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当我们从文字及其本意来理解“德”时,会发现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认知规律、遵循动作形成的规律都是一个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德”之所在、“德”之所往。由此研究符合规律的体育教学,而不是人云亦云、一知半解也是明“德”的基本要求。为了某种目的所在,强行打破身心发展的规律、课堂学习的规律,过激过度地强调生物性指标,忽视学生差异、学习内容的差异,实施“一刀切”的教学实为不“德”。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熟知体育教育之本意即明“德”,言传身教的过程则为承“德”,是自己对教育的理解通过“德”的具体呈现。身体,是可以被改造的,“德”是改造的规则也是规律所在。教师之身体,也是在“德”之形成中成为“好教师”。例如,诸多的优秀教师在完成好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自己的修养与教育教学能力,也是在改造自己的“身体”;在学校里主动地组织各类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遇到困难以自己的能力帮助他,都会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堂、学校本身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所以,教育是让所有置于其中的人都能立德、承德。“立德树人”之教育目标,实则指向所有置身于教育中的人,而不单单是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身心)识“德”并让“德”促进身体(身心)更符合规律的发展,让“德”具身,是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

二、明确知行合一在教育中的价值,做国家需要的体育教师

知行合一四个字体育教师都知道,然知、行各指向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并不是一口就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它们一体两面不可分离。

当我们认知知行合一后,会发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良知引导的过程与结果。众多学者曾经在诸多文章里提出,教育的本意是唤醒良知。而良知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的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善心善行,才为做到了知行合一。当教师从激发学生内心的善作为育人初心时,课堂就不再仅仅是体质的强化、动作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会去弯下腰来关注每名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去理解那些调皮学生的本意。例如,我们进行球类教学时,不能仅仅止于动作技术的习得为结束,而是让学生掌握该球类项目的内涵,包括合作的能力与品质、正确对待输赢的态度、遵守规则的意识,真正地发挥体育的“立德树人”价值。体育项目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从概念认知到具身认知的过程,是将符号类知识通过身体认知的结果,用身体表现出所学所得是体育学科学习检验的标准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关注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其道德和身体的发展同步指导,是新时代体育教师教书育人所研究的重要方面;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个人的关系好坏或者蝇头小利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弄虚作假,拒绝不公正、违反规则的行为,是给学生最好的表率,也是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具体体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体识德、知行合一是新时代体育教师的目标追求,让我们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全体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科,成为国家需要的体育教师。

猜你喜欢
身心立德体育教师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