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查房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2019-01-14 11:09郭玉梅陈来秀张彦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医护服务质量病情

郭玉梅,陈来秀,张彦芳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一直以来医生、护士分开查房,环节多,患者感受到的是脱节的服务,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1]。医护一体化查房是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小组,为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的服务。该模式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医护合作提供医疗服务[2],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一致,在国内外医院已普遍应用。2017年1月,我院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开展医护一体化查房,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我院将传统医生护士分开查房模式改为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我们选择我院医生、护士及住院患者,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前后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年调查两次,每个科室随机调查5~7名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季度调查一次,每个科室随机调查20名患者;护士临床护理服务水平每季度调查一次,每个科室随机调查3~5名护士。

调查对象统计:2016年调查医生158名,男96名,女62名,年龄27~45岁,平均(34.36±1.34)岁;护士210名,男3名,女 207名,年龄 20~36岁,平均(31.23±2.46)岁;患者1 120名,男598名,女522名,年龄31~80岁,平均(52.36±0.34)岁。2017年调查医生180名,男102名,女78名,年龄23~46岁,平均(33.66±0.98)岁;护士 224名,男 4名,女 220名,年龄 20~38 岁,平均(31.87±1.68)岁;患者 1 120 名,男602名,女518名,年龄31~80岁,平均(53.58±1.46)岁。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学历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查房模式 医生和护士各自晨会交班,然后护士进行护理床头交班查房,医生进行医疗床头查房。

1.2.2 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1)每日所有医护人员在医生办公室晨会交班,汇报前一天病区患者、水电、安全等整体情况。(2)日查房由夜班护士和主治医生、管床住院医生、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患者本人及家属参加。重点交接新入、转入、一级护理、危重及病情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患者。责任护士做完晨间护理后和医生一起进行床头交接班。责任护士汇报患者前一天白班病情变化及阳性体征;夜班护士汇报患者夜间病情变化、治疗完成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管床住院医生补充汇报,对患者治疗护理给予评价,提出下一步诊疗计划;主治医生、责任组长进行补充,提出整改措施。医生和护士共同对目前的诊疗、护理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3)重点查房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带队对特定患者进行查房,夜班护士和主治医生、管床住院医生、责任护士、责任护理组长、患者本人及家属参加。主管医生向上级医生介绍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情况,提出诊疗过程中需由上级医生解决的问题;责任护士介绍治疗、护理情况,汇报需协助解决的问题;上一级医生和责任护理组长对目前诊疗护理措施进行补充说明,提出整改意见。所有参加人员对查房病例进行讨论、提问,最后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对目前诊疗、护理、康复计划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1.2.3 质量监控 所有护理查房均由护士长监督执行,并对查房结果进行评价,定期总结。

1.3 评价方法

1.3.1 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设计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医护配合、护士专科护理水平、护士抢救应急能力、基础护理的落实、护士掌握患者病情等10个项目,分为满意(10分)、一般(8分)、不满意(2分)3个选项,共100分。

1.3.2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设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包括20个项目,如护士是否热情接待、是否讲解安全知识、是否讲解饮食和睡眠相关知识等。每个项目有满意(5分)、一般(4分)、不满意(1分)3个选项,满分100分。

1.3.3 临床护理服务考核标准 制定临床护理服务考核标准,满分100分,涉及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5个项目,每个项目20分,包含5个子项目。临床护理质量督察组按照护理部质量控制计划,每季度对各科室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督察,记录考核结果,计算得分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施前后的考核结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后,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2.2 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比较

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2 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比较(±s,分)

表2 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比较(±s,分)

时间实施前(n=2 1 0)实施后(n=2 1 0)t值P值病情观察1 2.8 6±1.9 2 1 4.9 6±2.3 3-3.7 4 5 0.0 0 0基础护理1 4.7 6±1.6 5 1 7.6 7±2.3 2-5.5 2 3 0.0 0 0专科护理1 1.1 0±2.3 0 1 5.8 5±1.4 0-9.3 9 1 0.0 0 0安全护理1 3.5 6±2.7 3 1 8.6 0±2.3 6-7.5 2 1 0.0 0 0健康教育1 3.0 3±2.0 4 1 5.9 2±1.4 6-6.1 6 6 0.0 0 0

3 讨论

3.1 加强医护双方的沟通,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传统查房模式医生与护士沟通少,护士只是简单执行医嘱,缺乏主动性[3]。医护一体化查房促进了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提升了工作积极性。医生也能及时了解护理情况,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长久合作,医生对护士的信任度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3.2 避免护理服务脱节,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责任护士主动与医生沟通,双方共同在患者床边进行交班,了解患者病情进展,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实施患者住院期间宣教、指导、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使其感受到快捷、连续的医疗护理服务,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患关系[4],避免了传统查房环节多、效率低[5]问题。

3.3 能够及时发现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问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医护一体化查房避免了传统查房医生与护士分别查房,收集到的患者信息不统一,医护记录不相符,致使医疗、护理服务脱节[6]等问题。医生和护士共同了解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护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共同制订治疗护理方案,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7]。再者,医护一体化查房时,患者及家属也参与其中,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知晓医药费用,使治疗过程公开、透明,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3.4 拓宽了护士知识面,培养了主动学习意识

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后,护士需要认真评估患者,及时查看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根据患者的阳性体征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每天床头交接班责任护士和夜班护士共同汇报患者的病情与护理措施,再由上级医师和护士长点评后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查看检查、检验结果,护士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利用课本、网络查找答案或向高年资护士和医生请教,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主动学习意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如何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8]。医护一体化查房形成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由医生和护士共同讨论治疗与护理方案,在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基础上提供整体医疗服务。这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有效节省了检查、询问时间,避免了治疗护理脱节现象,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保障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服务质量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