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9-01-14 03:20纪宝利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6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鼻窦炎

纪宝利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天津 300162)

内容提要: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手术在临床中得以迅速开展并取得显著进步,同时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也将传统根治手术转变为功能性手术,对于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也产生了根本性改变,也进一步将手术范围扩展至眶尖、颅底、眶内以及颌面。文章旨在对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鼻窦内窥镜技术最早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当中,近年来逐渐发展并且也将鼻科学推至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相关器械的推陈出新,以及技术方案的不断延伸和发展,临床手术适应征逐步扩展,和传统鼻窦手术相比,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具备直观性、微创性和安全性等优势。

1.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发展

对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案应用已有超过百年历史,上世纪70年代末由奥地利科学家首次发明并应用了鼻窦内镜技术。发展至80年代由美国的医学教授创立了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我国医学专家赵卓然主任于1986年首次将该技术应用在鼻腔和鼻窦疾病患者的检查及诊断中。近年来,随着鼻窦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多地等医院内均已陆续开展了鼻内镜鼻窦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泪囊手术以及垂体瘤切除术当中,鼻窦内镜技术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鼻窦内窥镜检查

在鼻内窥镜手术中通过行CT扫描,对患者鼻窦复合体的解剖变异进行分析,并对解剖变异进行有效处理是手术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将CT扫描检查度和鼻内窥镜检查方式进行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变范围,对于手术方案的拟定以及估计手术范围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有研究中发现,部分鼻腔、鼻窦均提示正常的患者鼻窦CT片中,但是经由鼻内窥镜检查时提示患者存在解剖结构变异以及轻度的异常变异[1,2]。

3.鼻窦内窥镜手术在鼻窦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3.1 鼻-鼻窦炎症性疾病

常规筛窦手术一直以来均存在争议,特别是术中严重性并发症或者在灯头和额镜辅助下,经由鼻内实施筛窦切除对于患者组织产生的损伤较高,同时传统蝶窦手术需要通过鼻侧切开并进入,该手术方案的损伤较高。除此之外,常规额窦手术中通常以鼻外手术较多,通过做鼻外切口对额窦底壁、前筛房以及病变黏膜进行切除,同时需要牺牲部分的健康组织来实现引流效果,造成了较大创伤,同时术后面部存在瘢痕情况。而通过采取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可结合病变具体程度在确保准确和彻底清除病变的前提下能够尽可能保留患者鼻腔以及鼻窦中正常结构以及黏膜,同时可实现对鼻腔与鼻窦解剖结构的有效纠正,能够为手术后患者鼻腔、鼻窦、通气与引流功能的重新形成产生良好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患者鼻腔和鼻窦黏膜生理功能以及形态的良好恢复。

3.2 鼻中隔偏曲、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中常见病,该疾病的产生与相关鼻部疾病有关,例如真菌性鼻窦炎、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等。通过对鼻腔解剖学结构异常以及病变进行修正及处理,是实现有效治疗的重要途径。通过在鼻窦内窥镜的辅助下采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够更好地观察相关结构实现术中准确操作,特别是对于深部偏曲到操作矫正,能够帮助缩短手术耗时并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可防止术中操作对黏膜形成损伤,能够避免发生鼻中隔穿孔。除此之外,鼻出血也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急诊,常规治疗方案为鼻腔填塞,其效果并不满意。而鼻内镜技术的应用为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等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实现对出血部位的快速诊断和明确,特别是应用于患者的深部止血具有显著优势,针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能够在直视下快速明确出血点并更加有效地进行止血,能够避免传统治疗方案中进行盲目填塞鼻血,进一步加重患者鼻黏膜受损等情况,可降低患者鼻出血复发风险。

3.3 鼻窦良性肿瘤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好发于患者鼻腔外侧壁、上颌窦以及筛窦等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病变的清晰范围较广,然而并不会向深部组织产生侵袭,同时肿瘤组织和其他正常组织以及炎症鼻黏膜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因而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方案并不复杂。然而关键在于预防术后的复发以及避免多次手术后产生恶变情况,因而手术中需要实现对病变组织的有效和彻底清除,并降低术后的复发率。常规治疗方案为鼻侧切手术,该手术方案的损伤较大,同时会有下面部瘢痕,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然后通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并联合采取上颌窦前壁开窗,可在直视下对鼻窦内部肿瘤组织进行彻底有效清除,特别是可实现对肿瘤根基的有效清除,并且能够保留患者鼻窦黏膜,有利于降低手术后的复发风险[3,4]。

4.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拓展与延伸

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鼻眼相关以及颅底外科当中均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在颅底外科当中的疾病治疗也得到显著的扩展。例如在脑膜脑膨出、岩尖胆脂瘤、鼻颅底肿瘤,侵犯颅底的鼻窦囊肿以及脑脊液鼻漏等疾病治疗中均具有显著优势。通过采取鼻内镜外科手术在垂体瘤疾病治疗中其优势体现在损伤小、操作时间短、视野清晰以及可降低术中风险等优势。有研究中认为,通过于鼻内镜辅助下实施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与常规经颅入路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和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以及创伤性小等优势,可免于传统开颅手术产生的相关颅内并发症[5]。

5.小结

相信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以及鼻内窥镜技术的优化和发展,该手术适应症和手术范围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鼻窦内窥镜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眼科、颅底、外科以及颌面外科治疗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因而熟悉掌握鼻窦内窥镜技术下的鼻炎和鼻颅底解剖学特征与神经血管走行等,同时掌握丰富的鼻炎以及鼻颅底相关影像学技术手段以及各类病变的有效处理技巧等,能够更好的在该领域开展手术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内窥镜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