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及维护

2019-01-14 03:20汪兴响六安市中医院安徽六安237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定期检验高压氧医用

汪兴响 六安市中医院 (安徽 六安 237006)

内容提要: 加强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保障生命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管理经验,提出了几点安全管理与维护对策,仅供参考。

高压氧治疗方法则是安排患者在一个封闭的、大于大气压的高压氧舱内,吸收纯氧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这一治疗方法可增加人体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强血氧弥散能力,扩大氧的有效弥散范围,以此来有效改变人体缺氧的现状;另外,这一治疗方法还可提高人体造血能力,增加白细胞含量,抑制滋生出厌氧菌,强化治疗效果。目前,这一治疗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了各种疾病。然而,关于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性不容忽视,以此来有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1.定期检验氧舱

基于《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全部处于使用过程中的医用高压氧舱应进行定期检验,主要是一年一次的年终检验和三年一次的全面检验。国家质检总局下属设定的检验单位作为检验工作的领导者,检验人员应具备规定的氧舱检验资格证书。一年检验内容主要是:①检验测氧仪工作的可靠性;②检验安全阀与压力表;③检验排气阀等十四项内容。三年期全面检验不仅包含了一年期定期检验的所有内容,而且还增设了配套压力容器、应急呼叫及认为需要检查的设备等内容。只有通过了定期检验才可以继续运用,不然则需要整改,直到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开展定期检验活动,可有效保障氧舱的安全性。

2.必须持证上岗、制度上墙

医用高压氧舱操作人员应通过卫生部门制定机构培训考核,并获取资格证书后才能够上岗操作。基于《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一套氧舱必须安排一到两位维护管理人员。维护管理人员应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如此才能够承担医用氧舱维护管理的职责。同时,应在操作间醒目的地方张贴氧舱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医用高压氧舱工作人员职制》《操作人员守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

3.加强患者管理

空气中燃烧点较低的物体,将其置入到氧气体丰富的环境中便会燃烧起来,如果出现火灾,则会迅速蔓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防火尤为必要。然而,据统计得知,氧舱发生燃烧爆炸事件往往是对患者管理不到位,患者将易燃易爆或会出现静电火花的物体带入氧舱中,诱发安全事故。鉴于此,应严格监管患者,着重抓火源控制,从而避免火灾事故的出现。例如,要求患者不得佩戴可能会产生静电的衣服;鞋帽上不得沾染油脂物品;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的物品;不得携带玩具、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氧舱出口醒目位置粘贴“严禁烟火”的标志。另外,设置独立的水灭火装置,喷水强度≥50L/(m2·min),喷水动作相应时间<3s。禁止采用有毒的灭火剂(例如干粉、二氧化碳等)。氧舱内部还应设置高效低毒灭火装置与贮压式轻水泡沫灭火器,并标注“灭火”的醒目标志。

4.加强日常维护

4.1 应急排气装置

应急排气装置则是氧舱出现紧急状况时,将这一装置迅速开启,从而将舱中的气体迅速排斥,以此来减小舱内的压力,从而实现迅速打开舱门。然而,阀门的开启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打开,所以应加强维护,确保紧急状况下能够迅速开启舱门。

4.2 测氧仪

针对测氧仪配置相关问题,《氧舱安全管理规定》[1]中早已明确:不管是采用氧气加压还是空气加压的氧舱,控制台上必须设置氧浓度测氧仪及氧浓度超标警报装置。定期更换测氧仪氧电极,定期检查测氧仪。具体检查方法为:将新鲜的空气运送到气室中,仪器应显示20.9%的数字,然后采用短嘴用嘴向气室内吹气,这时测氧仪数字应降低早18%,吹气停止,显示值便会加减恢复到20.9%,这便证实了测氧仪功能比较正常。测氧仪是现阶段氧舱主要的安全附件,应定期维修。

4.3 气液分离器

气流分离器,其作用在于将空气中悬浮的液体微粒、固体等有害物质予以分离清除,有效净化气体。因此,应定期维护分离器,灵活开启排污阀,一般0.5h则应排污一次。

4.4 空气储气罐

空气储气罐的作用在于储存压缩空气,为氧舱给予稳定、持续的气源头[2]。在停机前,储气罐应将罐内积存油水排完,每周至少排污一次。对于使用3年以上的空气储气罐,应将入孔打开,查看罐底和内壁是否生锈。

4.5 氧气流量计

氧气流量计属于吸排氧系统,是供氧和排氧测量显示的重要的配件,流量计都是玻璃转子流量计。为了能够确保其精度,流量计椎管内壁及浮子不得存在任何脏污,应定期对其进行清洗。

4.6 医用氧舱电气系统

定期检查维护医用氧舱电气系统,例如,应急电源(UPS电源)、空调、氧舱地线、氧舱照明设备、对讲机及应急呼吸装置、氧舱视频监视系统,以此来避免出现线路老化的情况。

4.7 氧舱消防设施

据调查得知,高压氧医学使用以来我国共发生29起事故,其中27起事故起因为火灾,所占比例高达93%。舱内发生火灾,后果难以估量[3]。因此,应定期测试和维护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材、喷淋系统、加湿装置等。

4.8 氧舱记录

在氧舱日常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氧舱使用情况,维修管理人员应详细、如实地记录维护工作。

5.完善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基于相关规章制度,对于医用高压氧舱的管理,应设计专项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将演练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医用氧舱的常见事故可分为舱体以及配套压力容器和管道等受压元件存在变形、裂纹、泄露、不正常声响等问题;呼吸气体浓度>规定标准;有机玻璃存在老化、银纹等问题;压力调节系统压力>标准范围;舱内环境调节系统、电气系统相关仪器及装置停止运转;温度过高或过低;舱内产生异味、烟雾;测定、显示与记录运行参数等设备异常;安全保护装置、仪表及附件损坏、失灵;呼吸气体浓度测定装置难以正常运转或传感器损坏、失效;静电接地装置出现故障;出现火灾等。对于这些突发事件,舱内安全管理应贯彻执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迅速应对、立足自救,设计一套完整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法,设计应急救援小组,高效地解决突发事件,以此来有效防控安全事故的出现,减少损失与伤亡,避免事故的扩大。

6.小结

现阶段,高压氧医学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氧舱数量高达3700余台,大多数基层医院已经开始使用高压氧舱[4]。高压氧舱广泛应用,随之安全隐患及事故增长趋势明显,为了有效避免医用氧舱运用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有效保障群众特别是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医用氧舱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硬严格遵照操作规程办事,从购置氧舱、安装开始严把每一关,加强日常维护工作,每天开舱前应对每一个环节予以细致检查。

猜你喜欢
定期检验高压氧医用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中射线检测Ⅰ型对比试块的使用
工业管道定期检验中的管理工作
浅析大型机场气体灭火系统气瓶定期检验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超声检测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中的应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