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培养方法探讨

2019-01-14 07:41江苏省响水县双港中学王万柱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感作文评价

江苏省响水县双港中学 王万柱

作文在初中阶段,一直是让教师烦恼、学生畏惧的教学环节,不但费时费力,且收效并不显著。从根本上说,由于作文教学过于侧重写作技巧,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精神领域、情感世界缺乏色彩,作文千篇一律,无法感染人、吸引人。因而,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避免造成初中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

一、初中生写作情感缺失的原因

(一)教师层面

1.教学理念陈旧。很多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往往按照审题立意、开头结尾、呼应过渡、层次结构的框架进行专项技能讲解,再花费大量时间要求学生练习,致使学生只会老师教过的行文模式和写作方法,不但缺乏创新意识,更没有在写作中倾注情感,作品内容空泛,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难以提升。

2.作文评价机制不合理。很多教师评价作文时缺乏针对性,采取固定的评价标准,对相关要素进行逐一评判,不但评价标准过高,还偏重于对语言的评价,只要结构完整、辞藻华丽就能得高分,情感因素在作文的评价中经常被忽视。

(二)学生层面

1.缺少阅读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写作的前提。信息化时代,学生沉迷于电子产品,对书籍的重视度和兴趣度越来越低,阅读课程中也没有认真完成阅读任务。缺乏阅读的积累,学生的语言会更显苍白,思想也会贫瘠,情感更加匮乏。

2.观察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并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世界是精彩纷呈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一样的事,学生如果留心观察,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下笔时顺手拈来。

二、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的培养方法

(一)素材积累过程中的情感培养

1.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语文学科要重视阅读教学,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积累量,更要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感知力,注意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给学生以情感的发散体验。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让学生抓住“偷、摸、爬、窃”等动词,体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2.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素材。写作离不开生活,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情感体验生活,多参与实践活动,多关注社会百态。例如,学生可以每日观看《新闻联播》,了解时政热点,明确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提高自己的思考的高度。

3.在文学鉴赏中积淀情感。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情感丰富的,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不但可以提升审美情趣,还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人格素养、文化品位等有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经典,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自身修养。例如,带领学生阅读《论语》的部分章节,让学生树立“仁、义、礼、智、信 ”的道德观念,并身体力行。

(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明确写作目标。很多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都是为了应付作业或者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语文技能,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意义重

大,写作不必追求华丽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构思,徒有其表的文章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学生要重新审视写作,明白写作要力求真实、质朴,给人以感动。

2.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缓解学生的压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情感培养环境。教师要鼓励思维的碰撞,倡导不同见解的提出,让学生发表独创性的看法。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情感宣泄的渠道,让学生释放情感。例如,设置对话墙,让学生匿名写心里话,记录喜怒哀乐,增加情感体验。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要实现“以读促写、以说促写”,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宣传栏等资源丰富阅读经历,通过课前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开展组织文化活动,如组织出游并写游记、创办班级小报、开设作文园地并张贴优秀作文等,以多元化的作文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4.传授写作技巧时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写作技巧对创作很有帮助,但是教师不能机械地阐明如何遣词造句,要在教授技巧时,关注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表达的深度,做到能说、会说,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学会谋篇布局,完善文章的整体结构,让人既能理清脉络,又能看出逻辑性。

5.鼓励个性化创作。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萌发,追求个性。作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情感变化规律。教师不能以固定的模式限制学生的写作风格,要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个体情感,让学生根据个人偏好进行创作,使写作教学更加人性化、自由化。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1.命题环节。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就必须让作文命题贴近生活、接近实际。教师要优化作文的主题设计,用话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作文命题要以学生心理和情感走向为依据,要有体验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定好命题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诱发情感,强化学生对命题内涵的感知。例如,在写母爱的作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深化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调动学生情绪。

2.批改指导环节。首先,教师要优化评价方式,尊重赏识性,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次,教师要转变作文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内容、结构,更要评价作文的情感元素,关注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感染性。另外,教师要建立合理的回应机制,及时批改和指导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的情感表达得到适时的回应,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更有信心突破写作障碍。

【结 语】

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存在功利化特征,为了追求成绩过分强调应试技巧。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时,必须注重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让作文承载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情感作文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