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语文教学的深层次思考

2019-01-14 07:41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永安路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道德文章思维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永安路小学 陈 宵

语文这门学科无形之中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其道德方面的作用,本文便是在此基础上,以老师为视角,分别在学习和道德两方面的培养过程中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学生以后能有所启发。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是一门相对来说较为综合的课程。它是我们与人交流、了解新世界最基本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它也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的去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渗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形势下,时代赋予语文教学新的使命感。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其实语文教学的更深次目的便在于此,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能力和责任。即“追求卓越、 守住灵魂”。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把握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习方面

1.学会自主学习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抽时间多阅读经典,从人类先哲的著作中吸取营养。而且,对于一年级、初一、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离开逐渐熟悉的环境步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当中,会面临知识快速更替、终身学习成为常态的世界,更应该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一个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学习也是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可直接反映他以后如何对待工作,一个学习认真的人必定对工作和社会负责。

2.把思考引向规律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更多的注重结果,把知识一股脑的机械式的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果要说有思考,无外乎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得出最后的结论,失去了教学的初衷和其原有的意义。从小到大,每个学生都要阅读无数的课文和文章,又怎会挨个记住每篇课文的各小点结论呢?显然,这样的教学也是毫无效果的。现如今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差别的地方就是它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文章本身是读不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找几篇典型的文章进行讲解,起到示范的作用。再加上文章本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真正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将其真正内化于心,变成自己看文章的一种能力。

3.善于“讨论”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较多地“牵着走”,这就容易使得学生的思维变成一种束缚,这时就需要加入“讨论”。“讨论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学生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认识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讨论不是信口开河,讨论也不能无风起浪,糊里糊涂地讨论一气是达不到教学目的、收不到好的效果的。

二、思维品德方面

1.明辨是非

低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可塑性较大,其言论和行为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也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把正面灌输和积极疏导结合起来。不能回到过去那种禁止人们接触形形色色思潮的封闭状态,“闭门造车”,对外来的观念、东西都持一种排斥的状态。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历史也给了我们相应的教训,因此我们要直面现如今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对外来的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同时也要努力学习、加以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2.明心见性

随着心理和生理年龄的不断成熟,我们所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多,眼中所认识的世界也越来越复杂。作为生命的独立个体,学生应有其完全独立的精神价值,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行为准则,并具有选择独立生活方式的权利。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无时无刻不和这些束缚展开斗争,不断的完善自我,追求独立的精神价值。并学会重审一切道德价值标准,具有重建道德标准的能力。现如今,国民需要的是意识形态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能默守陈规,一直被旧的思维方式所禁锢。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顺应时代要求。

3.勇于担责

勇于担当,源于强烈的上进心、责任感。当代学生不仅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还要有勇于担当的态度,恪尽职守,主动作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用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猜你喜欢
道德文章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