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乡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9-01-14 07:41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大高小学谢翠勇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土作文农村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大高小学 谢翠勇

写作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篇好文章需要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但是,现在一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内容空泛,不真实,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也同样出现此类问题,学生们身处农村这个得天独厚的有利环境中,“乡土作文”却写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找到作文内容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没有充分发掘作文内容与乡土文化有关的素材,导致作文内容单一。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留心观察生活中与乡土文化有关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乡土作文”的写作能力。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乡土作文”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生活单调,眼界狭窄

农村小学生,生活比较单调,没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是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后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不能接触到更多的活动,而且农村可以提供学生娱乐学习的地方也比较少,比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馆等。另外,父母也有一定的原因,在农村,父母文化知识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开阔孩子眼界没有很高的意识,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本上知识就行了,对于课外阅读书籍也不重视,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籍,因此,孩子读的书比较少,知识也不够丰富。大多数的父母比较忙,对孩子的管理相对宽松,也不会带孩子出去旅游,他们认为那些都是“瞎花钱”,孩子外出机会少,不能亲身体验外面的世界,只局限于自己村里,眼界狭窄。基于上述原因,所以孩子在写作中内容空泛,语言平淡,甚至胡编乱造。

(二)教学方法不当,未能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

如今,传统的作文教学侧重于传授写作的知识和格式以及语言的运用,忽视了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这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写作成为了“无源之水,”自然是“假、大、空”的。老师只是教会了学生该如何写,却未能教会学生从哪里入手,导致学生下笔无思路。另外,学生就身处在农村,老师却未能有效地指导好学生充分利用好农村这个资源,到农村中去寻找“乡土作文”的素材。作文没有了素材的搜集,其内容只能是空洞无物了。另外,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限制,写作方式“模式化”,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乡土作文”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一)广泛阅读乡土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素材、学习语言运用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大量阅读乡土文学作品,可以从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写作的感情,使学生的作文更加具有魅力。乡土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乡土作文”能力的重要载体,老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乡土文学作品读书交流活动,推荐本土作家的相关作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从书中开拓眼界,创新写作的思路,提高农村小学生“乡土作文”的写作能力。

(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充实作文内容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从小处于农村文化生活中,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对于土地有着更深的感情,也有着更多的资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描绘一下身边的农村自然风光、叙述一些身边的风俗习惯、记录一些乡村奇闻异事等,让学生立足于平时的乡村生活,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这样学生“乡土作文”不至于没东西可写。我校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冲积平原的东部,同时磨头镇还是江苏省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小城镇,蜿蜒曲折的龙游河和碧波荡漾的如海运河穿镇而过。飞来神磨,传说而又传奇;运河古韵古色古香,荡气回肠……老师指导学生去欣赏,去描述,学生的作文内容自然就充实了。

(三)从实践中感悟乡土文化,丰富作文素材

实践要与理论相结合,在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后,老师需要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乡土文化,引导学生融入到乡土文化中,感悟乡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名胜古迹,这样有利于学生乡土文化的积淀,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体验乡风民俗、民间手工、耕种等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真正了解乡土文化,培养学生写作思维,无形中激发孩子写作兴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再感到写作文很无趣,相反,他们会感到自己的生活离艺术不远,对于写作也不再抵触,心中自然会对自己的乡村充满热爱,眼界也会随之开阔起来,素材也就丰富了。有了实践经历,学生们在写作中,感情的流露也会更加真挚,作文就更具有乡土生活气息,更具有了灵魂。如在“乡土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乡土作文”,如《壮哉,家乡的龙游河》《家乡的飞来神磨》《家乡的“母亲河”——如海运河》……学生依托家乡的自然风光,回归本真,不仅丰富了写作素材,还解决了学生“无米可炊”的习作困扰。

【结 语】

其实,“乡土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贴近农村生活,让学生走进农村生活,把丰富的乡土资源变成学生“乡土作文”的写作素材,让乡土文化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赋予学生写作灵感。小学生不像大学生,他们拥有更多的童真和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更多的思维创新上升的空间,老师只要加以合适正确的引导,小学生们就能够从中感悟到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同时,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理念,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乡土作文”教学的道路,促进小学生更快乐,更高效地学习。

猜你喜欢
乡土作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读《乡土中国》后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