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古诗词教学的情境创设

2019-01-14 02:48陈龙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本剧古诗词创设

陈龙樱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古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表达形式上都与当代中职学生存在隔阂,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要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要采用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

基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教学现状,笔者尝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角度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一、知人论世,入乎其境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也就是说,要正确理解作者的诗和书,就应当要了解作者,更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謂“知人论世”。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了解作者,及其写作动机与写作背景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开阔视野,为学习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环节,笔者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假设你是柳永,请你准备一分钟的自我介绍,要突出柳永的特色,力求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搜索、总结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用第一人称去介绍柳永代替了传统的灌输式的作者介绍,既能促使学生把外在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也为诗歌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反复诵读,融入情感,进入情境

古诗词具有特定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借助朗读这一手段,学生能够把这种美感表达出来,把文本立体、透彻地表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读中也明确指出:“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欣赏水平。”

在本环节,笔者共设计了聆听朗读、指导朗读、自由朗读、配乐齐读四个步骤。在聆听朗读时,由教师带着感情配乐示范朗读,疏通字音,融情境于声音,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朗读入情入境,教师通过自身的声音和表情的演绎,将学生带入到《雨霖铃》悲凉、凄切的情境当中,化抽象为具体,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体会作者情感。指导朗读,解决朗读中的停顿、重音及音调,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剖析作者的情感。自由朗读阶段,学生对本词的情感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的离愁别绪。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笔者提出问题: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学生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朗读的铺垫,在此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理解,很容易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凄凉、悲伤。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对文本进行反复诵读中,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找出本词的中心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确本词的主旨。最后,配乐齐读,体会作者字字写景,字字抒情,融情入景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千古离愁。

朗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更让学生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在实实在在的情境中,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绝妙的情境阅读体验。因此,学习诗词,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在读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利用多种手段,激发思维,再现情境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影视资源、学习资源也非常丰富,不少经典的文学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利用互联网,很容易找到相应的资源。语文教学主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若能在课堂上巧妙运用相应的影视、音乐资源,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在导入阶段,观看笔者在课前录制了一个名为《伤离别》的微课,以悲伤的琵琶乐为背景,辅以图片和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离别的诗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课本剧,还原情境

课本剧是以课文为基础,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应用写作》教学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全面性、个性化发展,并加强对学生思维及潜能的开发力度,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艺术形式,它不是简单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直接的复刻,而是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艺术再加工,既要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要符合原著精神。因此改编课本剧的过程,就是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与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生动直观,寓教于乐,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丰富学习形式,让课堂变得活泼灵动。

在此环节,笔者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并演绎柳永与情人离别的场景,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品味离别的细节,提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执手”可否换成“牵手”或者“握手”?第二,此次一别,归期难料,为何会“无语”?学生在反复研读文本,品味细节描写的魅力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揣摩人物心理,咀嚼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等,改编剧本,身临其境,感受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在课堂中学生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之感非常感兴趣,课堂异常投入。课堂上老师的千言万语,都比不上学生自己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深刻体会。所以课本剧的有效利用们可以七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能把其他学生带进他们所创设的情境当中。通过课本剧的编写和演绎,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能体会人物丰润的心灵,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文学之美。

中职古诗词教学任重而道远,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中华诗词的魅力,提高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课本剧古诗词创设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创设未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猜诗词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