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区教育实践及其理论基础浅析

2019-01-14 02:48杨青平林贤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学景区旅行

杨青平 林贤东

打造校园景区,对外开展校园旅游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对内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专业教育,实现了旅游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景区教育实践活动。本文在梳理总结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并对其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一、关于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相关研究

作为校园景区教育实践之渊薮的校园旅游,肇始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是以校园(一般指高等院校的校园)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人参观、游览以满足人的较高层次需求的一种实践活动,也称为高校游、校园游等。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旅游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校园旅游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野聚焦到校园旅游上来,进而探讨与校园景区教育的相关问题。

目前关于校园旅游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校园旅游内涵概念的界定,校园旅游开发、资源和产品类型,部分特定城市、大学校园旅游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却大多是对于校园旅游的经济现象研究,缺少文化教育功能研究,有悖于校园旅游发展的“初衷”,说明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旅游的教育功能研究不足,特别是对于校园景区教育实践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更为薄弱。

二、校园景区教育实践发展历程

研究表明,我国校园景区教育实践出现较晚,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刚开始以校园旅游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为修学旅游、研学旅行,其发展轨迹大体经历了游览——游学——研学三大阶段;如果从学校角度出发,与之相随的则是校景一体、景产一体和景产学一体,学校参与和融合的程度逐步增强。

(一)初始期:观光游览(校景一体)(改革开放之后—1999年)

我国最初的校园旅游多起源于一些教育部门或培训机构特地为中小学生开展的夏令营活动,教育引领的意味更浓,主要是以游览考察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为主;同时,历史悠久、风光绮丽、地域和建筑文化特色鲜明的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也成为诸多游人神往之地。

此階段的校园景区教育特点体现为人们只观光游览、不参与实践体验,更多的是满足人们视觉上的需求,观“景”的色彩更浓郁;另一方面,从组织体系分析,这是游客的自发行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学校,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地位。

(二)成长期:游学(景产一体)(2000年—2009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兴起,国内高校掀起了校园扩建、改建和改造的浪潮,新校区、大学城纷纷涌现,校园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得到极大改善,从而为校园旅游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旅游资源,我国校园景区教育进入快速成长期。

此阶段的校园景区教育仍以游客参观游览为主,与前一阶段相比,参与的人数更多,范围更广,不仅仅限于几所名校;游客虽仍以参观游览为主,但也有了参与体验实践的多样化需求,注重“游”“学”并重,具有了“游学”特征;同时,校方面对庞大的校园旅游市场,也开始关注和介入,利用校园的相关资源,在校园开设商店,开发一些游览、体验、纪念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购物和简单的体验需求,校园景区开始和生产经营相结合。

(三)发展期:研学(景产学一体)(2010年至今)

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随着我国大众教育的日益普及,校园旅游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强,高校的职能也由过去的教学科研向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综合性职能转变,从而加快了高校创建国家A级景区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国共计有23家院校成功创建国家A级景区,其中5A级2家,4A级5家,3A级16家。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校园旅游的基础上,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游客群体、以研学为主要内容的研学旅行近年来悄然兴起,市场发展日益壮大,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2017年,我国研学旅行机构数量约有9000家,研学旅行人数达340万人次。

在此阶段,校园景区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进入了“景产学一体化”发展时期。一方面,校园创建景区,按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校园,校景日益融为一体,为校园旅游、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目的地环境、富有特色的研学体验产品和良好的服务管理保障;另一方面,校园旅游、研学旅行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校园景区环境的改善、激发景区校园增强发展动力,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结合,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加强专业教育,提升旅游产品研发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加快了“景产学一体化”融合进程。二者的良性互动,构成了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丰富内涵。

三、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继承其师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而提出的,其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命题,主张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学校与社会要实现有效融合与深化、知行合一。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相关内容,将校园景区打造成为有别于旅游者惯常环境的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校景合一的校园,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观,人文气息浓厚的人文景观,都能给旅游者带来不一样的生活学习体验。开展校园旅游、研学旅行,旅游者体验别样的景区校园生活,接受校园文化熏陶,有利于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定科学信仰,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接受到良好的价值观、素质教育。

(二)旅游功能理论

旅游功能指的是旅游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基本属性。旅游不仅承担着发展经济的功能,还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需的知识、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教育职责功能。旅游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已被社会大众所认同。正是旅游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属性,与学校具有的教育本质不约而同,二者的耦合具有先天优势。实施校园景区教育,对于旅游业,是“旅游+教育”的产品打造模式;对于学校教育,是“教育+旅游”的育人创新模式,是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建构主义理论

就接受教育本身而言,知识的获取靠环境和实物的引领。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来自主体,也不是来自客体,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校园景区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校外旅游者和校内学生通过开展景区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学习体验中构建新知识。

(四)缄默知识理论

缄默知识的概念由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中首次进行阐述。在该书中,波兰尼将人类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其中的隐形知识也称之为“缄默知识”或“默会知识”,指的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意识不到但是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即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就两者的地位而言,缄默知识处于支配地位,主宰着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先导”,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植根于缄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理解和运用都依赖于缄默知识;“情景依附性”是缄默知识的显著特征,即缄默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才会发生作用。

开展校园景区教育,利用校园景区的各种环境空间和设施资源,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全真教学,参与修学体验,激发他们的缄默知识,以此促进显性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从而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特约编辑 梁定宽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研学景区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