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2019-01-15 14:01李成哲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大众化哲学

李成哲 高 鹤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加速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日渐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应关注当下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新时代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本属性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始终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与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无论是何种理论,均需要契合社会和民众的现实需要,才能在实践中焕发出其思想活力。同时,理论也需要不断地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其任何构成部分均必须在不断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最终并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如果无法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将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沦为理论教条,无法达到其作为思想武器的应有效果。因此,必须认真思考其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根本属性,将其普遍性意义与人民大众的根本需要和不断改变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推进马克思哲学大众化的深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

本文中将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具体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含义和积极作用,必须从改善民生视角来充分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人们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世界,促使人们不断改造世界,促进世界的进步。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让大众充分感受到其伟大所在。这就需要我们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出发,切实维护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改造、土地占用、下岗失业、务工等社会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制度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社会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政策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充分地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所以,要从民生视角出发,真正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得到更广泛地人民群众的支持,推进其大众化的进程。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应重视对传播方式的创新,可以促进其大众化传播效果。具体可尝试如下:一是科学合理的制定传播方案。传播方案的制定必须要遵从人民大众的实际情况,选择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传播的实效性和涉及面。二是,拓展传播途径。充分运用各种传播载体进行传播,可以开展理论专题片、理论讲坛、理论报刊等,让其内容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吸引更多的人民大众观看。发挥不同载体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使人民大众更易理解和接受。再次,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适应时代需求,推出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要充分利用理论内容分析和研究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社会分层、矛盾冲突等。如果理论发表不正确,必然会在实践中引起人民群众不满。要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科学理论,从而使实践者和人民群众看到其产生的巨大力量。因此,要构建“双向流动”、“多位协同”、“沟通”和“互动”的新型传播模式,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方式

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也在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方式。因此,必须从创新宣传方式入手,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结合不同群体之间的接受范围和实际情况差异,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从而得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具体如下:

一是,可以分析各个群体的社会背景、接受能力和生活方式等,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要言简意赅,且具有趣味性,让大众看到后能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吸收,从而被大众广泛接受,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宣传的实际效果。

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渠道、自媒体渠道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各种途径,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随时提高,为更大范围的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

中华民族丰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应当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转型时期,要充分应对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思潮,坚持自我,丰富时代赋予的理论内涵,创新理论内容,更好地指导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信念,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并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传播途径,丰富传播内容,改进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各种优势的条件和资源,进一步推进其大众化进程,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大众化哲学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菱的哲学
设计为人民服务
小包哲学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
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人民大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