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新生儿胃扭转的诊断价值

2019-01-15 15:19胡麦果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球部贲门网膜

胡麦果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超声对新生儿胃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21例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证实为胃扭转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21例患儿中超声诊断胃扭转13例,漏诊8例。其中器官轴型13例,超声正确诊断8例(61.5%);网膜轴型8例,超声正确诊断5例(62.5%)。结论:提高对新生儿胃扭转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为临床寻找呕吐病因提供诊断依据。

胃扭转是指全胃或部分胃绕器官轴或系膜轴旋转,引起呕吐、腹胀等上消化道梗阻的症状。胃扭转临床较少见,大多数在新生儿期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出生后吐奶,易与其他上消化道相混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胃扭转新生儿的临床症状,超声表现,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评估超声在新生儿胃扭转诊断中的价值,减少误诊及漏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证实的21例胃扭转的新生儿,21例均为足月儿,男15例,女6例;年龄:1~2d9例,3~6d7例,7~25d5例。出生体重:2例小于2500g,18例在2500~4000g之间,1例大于4000g。剖腹产5例,顺产16例。出生时羊水污染3例,宫内窘迫1例。

1.2 仪器及检查方法

应用Philips IU22、Philips EPIQ5、SIEMENS ACUSON S3000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线阵宽频探头,探头频率7~12MHz。患儿取仰卧位,观察胃的形态及胃大弯、胃小弯、胃窦部、幽门、贲门的位置关系。常规测量胃幽门厚度,观察十二指肠及肠系膜动静脉近段走行情况。

2.结果

2.1 临床症状

21例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食后即吐,呕吐物为奶汁,以非喷射性的大口吐奶为主,大多在吸奶后数分钟发生,呕吐物不含胆汁,吐后食欲较好。开始以溢奶为主,随着日龄增加,奶量增多,呕吐症状也不断加重。9例伴有腹胀,13例伴有哭闹不安,发热1例,黄疸2例。21例胃扭转患儿均经体位疗法后呕吐症状减轻至停止。

2.2 超声检查结果

本组21例胃扭转患儿中,超声正确诊断13例,准确率61.9%(13/21)。其中8例漏诊,漏诊中5例为器官轴型胃扭转,3例为网膜轴型胃扭转。13例胃扭转患儿中器官轴型胃扭转8例,网膜轴型胃扭转5例。器官轴型以贲门和幽门为轴,胃体向上翻转,胃小弯位于胃大弯下方,胃大弯向上靠近左侧膈肌,幽门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网膜轴型胃体沿横轴自右向左翻转,幽门与贲门距离缩短,幽门位于球部上方,贲门位置一般不变,剑突下纵切同一平面可见幽门横切面及贲门纵切面,剑突下横切时可同时探及幽门长轴及贲门横切面。21例患儿十二指肠及肠系膜动静脉近段走行均无异常,幽门厚度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2.3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

13例器官轴型胃扭转显示幽门窦部位置高于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部垂直向下;胃大弯位于胃小弯之上,胃外型呈大虾状;食管腹段延长,与胃大弯黏膜有交叉现象;有两个气液面或长液平面。8例网膜轴型胃扭转表现为胃体呈环型,胃泡可见双液面,食管腹段无延长,与胃黏膜无交叉现象。

3.讨论

胃扭转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Betil于1866年首次报道胃扭转[1]。胃扭转多见于新生儿期。正常情况下,胃的上下方由胃食管交界处及位于腹膜后的二十指肠相对固定,胃与周围组织及器官通过肝胃韧带、胃脾韧带、胃膈韧带和胃结肠韧带固定。如果固定不良则会引起胃扭转的发生。新生儿由于胃底和胃体较大,横行于上腹部,贲门和幽门又非常靠近,胃大弯推向前方,胃结肠韧带较薄且宽阔,同时由于胃脾韧带、肝胃韧带、胃膈韧带过长,因松弛或者撕裂等则易发生胃扭转[2]。新生儿胃扭转虽然频繁呕吐,但是没有梗阻现象,有学者报道可能还与胎儿体位和胃肠道积气相关。部分患儿生后即有呕吐,有部分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患儿在胎儿期就已经发生了胃扭转。新生儿由于吸吮乳汁,哭闹时亦咽下大量气体,亦由于肠内容物发酵产气使肠道内大量积气,肠襻向上推移,导致贲门和幽门非常靠近,胃大弯推向前方,从而引起胃扭转发生[3]。新生儿胃扭转多数为不完全性扭转,扭转程度180°或小于180°,用手按摩上腹部或改变体位时可自行复位。本组21例新生儿胃扭转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食后即吐,临床上均采用了体位矫正疗法,喂奶时将患儿上半身抬高45°呈半卧位或右侧卧位,或放在右侧位并稍向前倾成俯卧位,右侧卧位优于仰卧位,因为右侧卧位时奶汁流入胃体及幽门窦部,气体留在胃底部而易于排出,喂奶后轻拍背部数次使胃内气体排出,保持原位0.5~1h后才可平卧,0.5h后用手轻轻按摩上腹部促使胃扭转复位,同时少食多餐,积极治疗并发症,适当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21例患儿呕吐症状均消失。

新生儿胃扭转临床上少见,医生对其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如合并其他疾病,往往考虑并发疾病所致呕吐,而忽视胃扭转的可能。部分新生儿胃扭转临床症状轻者仅表现为溢乳及轻度呕吐,不易引起注意,加上患者症状时轻时重,有些家长未予以重视,延迟就医,易导致漏诊、误诊。本组21例新生儿胃扭转中超声诊断正确13例,8例漏诊,主要是因为对胃的正常超声解剖结构特征及位置关系认识不足导致的。所以超声医生应提高对胃各个部位正常解剖形态结构的声像图认识,熟悉掌握胃贲门、幽门、胃大弯、胃小弯及胃窦部的解剖声像图特征及位置毗邻关系,减少漏诊及误诊。

根据胃扭转的方向,胃扭转可分为器官轴型、网膜轴型、混合轴型三种类型,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器官轴型的主要X线表现为胃呈虾状,可有2个气液面或长液平面;胃大弯向上贴近左侧膈肌,幽门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球部呈倒挂状;食管段延长,胃大弯黏膜与食管腹段相交叉。网膜型胃扭住的主要X线表现为幽门位于球部上方,贲门位置不改变,胃黏膜十字交叉,有胃环形成。混合型改变体位时胃扭住的轴型可变化。本组21例新生儿胃扭转均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13例符合器官轴型胃扭转的X线表现,8例符合网膜轴型胃扭转的X线表现。

综述所述,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虽可确诊胃扭转,但超声简便、无辐射、价格低廉,掌握胃扭转的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对提高胃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球部贲门网膜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大网膜恶性间质瘤1 例并文献复习
一饿就胃痛其实也是病
腹腔镜近贲门处胃间质瘤切除术联合抗反流手术临床分析
温度计为何能显示温度?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
鸡蛋壳治十二指肠溃疡
新型脂肪细胞因子网膜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