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战略转型的思考

2019-01-17 02:14李新彬
银行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贷融资转型

李新彬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商业银行应前瞻性研究未来产业变革趋势和市场演进规律,统筹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谋划战略方向和战术策略,平衡传统市场和新兴动能,努力提升信贷经营能力,加快推进信贷转型创新。

公司信贷业务存在结构性新矛盾

公司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实现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与稳定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公司信贷存在如下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经济动能快速变化与银行信贷投向结构的矛盾。从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合理的信贷结构会推进和加速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从短期看,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或存在差异性,即超前于或落后于经济结构变化,大概率是慢于现实的经济发展。但若从较长周期来审视信贷结构,则合理的信贷结构应与经济结构总体上是基本相适应的。当前,我国银行信贷结构明显滞后于新经济动能加速成长的现实。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以高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日新月异,甚至个别城市新经济对GDP贡献占比超过了半壁江山的背景下,银行整体的信贷布局仍聚焦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房地产金融、国有企业等领域中,新经济占比偏低。当然,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信用风险增大,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逆周期信贷经营策略。目前存量的投向布局并不是一项关注未来的可持续信贷发展战略,而是特殊时期一种理性的相机抉择行为。但其结果影响深远,因为银行信贷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即内部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信贷投向政策以及人员专业技能的积累等因素都会进一步强化原有信贷投向选择和结构。而银行信贷作为一种稀缺性经济资源,若这种结构得不到及时主动干预与调整,会弱化对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功能,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使命与银行经营能力不足的矛盾。实体经济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界定,主要是指在金融业、房地产行业之外,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实践中,我国相关监管机构把制造业、民营企业、普惠金融、三农领域等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这些领域共性特征是:一是企业高度市场化。民营经济占主导,经营决策灵活,但其经营行为的规范性与国有企业存在差异,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突出,加剧了银行获取和甄选信息的难度和成本。二是企业规模和经营实力千差万别,其中既有享誉中外的百年老店,也有刚成立的新生企业,既有引领世界潮流的高科技企业,也有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模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较短,且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面临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更大。三是实体企业亲周期性特征明显。下行周期中企业经营易出现困难,银行存量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大,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长期偏好基建和国有企业领域,导致各级机构对更加市场化的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风险特点缺乏专业化风险管理能力。而鉴于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特殊性,银行需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就要主动走出传统信贷经营的舒适区,进入更加复杂的实体经济市场领域。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技术和实力。只有银行锻造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真本领,才能“敢作为”和“真作为”。

客户基础薄弱与公司信贷下沉转型缓慢发展的矛盾。传统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遵循着帕累托最优原则,以20%的优质客户资源来实现80%以上的经营收益。随着时代变迁,这种经营模式也日渐显示出其局限性。一方面,大型优质企业金融越来越“脱媒”,银行对优质企业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其金融需求既可通过银行来满足,也可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取,甚至可以主动选择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从避险考虑更倾向于大企业信贷,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存量中小企业风险增大,部分金融机构开始主动压缩这部分企业的信贷业务,导致前几年信贷客户总量呈下降态势,客户发展基础更加薄弱。而这种经营行为进一步导致金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大型优质企业金融供给过剩而中小企业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這一时期一些互联网企业跨界强势崛起,依托互联网新模式,使得原本无法纳入银行视野里的众多“长尾客户”金融服务可通过低成本手段实现,并成为一座极具开采价值的潜力金矿。而此前银行在这方面转型创新步伐滞后,影响了对公司客户的有效开拓。

金融科技创新突飞猛进而公司信贷创新应用的矛盾。随着银行信贷资产规模的增加,业务增长与人员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面对当今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银行需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应用的步伐。从信贷的视角看,金融科技改变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模式,特别是在个人和小微客户自动获取、信贷风控模型构建,信用风险监测等信贷业务全流程中,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中型公司信贷领域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远滞后于小微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大中型企业公司治理和管理方式更加复杂,融资授权决策流程长,相反小微企业内部经营灵活,企业主个人主导融资决策,所以大中型企业无法全盘复制小微企业普适的互联网贷模式。但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不仅带来客户服务方式的变革,更能创新银行内部管理。特别是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应用到银行日常公司信贷管理中,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如尽职调查和贷后管理监测报告等可探索应用AI等自动撰写技术,通过网络爬虫等来主动监测企业各方面动态信息;探索运用无人机、远程视频、红外射频传感等新科技手段进行信贷客户日常贷后管理,及时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若这些手段能够大范围在公司信贷管理中有效应用,将大大减少银行客户经理的日常工作量,使其能够从事更加复杂和专业化的工作,提升专业技能。

信贷经营能力是公司信贷转型的关键

如前所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提升信贷经营能力。公司信贷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市场细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这决定了未来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精准的市场细分能力

相比传统投资额超万亿元级的大型基础设施领域,未来公司信贷领域主要分布在千亿元级、百亿元级的细分行业领域中。第一,要持续加大新经济动能的信贷投入。信贷结构调整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式的百米冲刺運动,需持续加力,久久为功。现阶段银行对新市场的分析探索尚需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短期还要依托传统市场来支撑经营业绩来完成信贷结构转型过渡。笔者认为,实践中银行在新增信贷资源配置中,要将更多的贷款投放到新经济企业中,具体可以每年确定新动能占比提升目标,以此带动公司存量结构的优化调整。第二,重点做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从我国制造业内部情况看,目前战略新兴产业虽增速很快,但整体产值仍偏小。尽管我国制造业门类体系齐全,但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呈现“工业2.0补课,工业3.0 普及,工业4.0示范”的鲜明特征。因此,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体,蕴藏更现实的融资需求空间,银行需要切实提升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细分市场的能力。第三,加力中型企业信贷市场拓展。大型优质企业较好的资信使其具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银行授信额度相对充足。同时,近年小微企业在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其贷款快速增长,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融资难、融资贵”也得到了一定缓解。中型企业转型发展意愿最为强烈,对银行融资需求非常迫切。但目前中型企业则处于一个政策夹心层状态,缺乏单独的金融政策保障措施。很多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在中型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我国目前将普惠金融界定在1000万元以内贷款额度,这无法有效满足中型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中型客户融资规律的深入分析,单独构建与其相匹配的信贷业务支持体系。

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力

风控能力是做好公司信贷业务的前提。有效的风险控制不仅在于流程管理的形式完整,更在于对实质性风险的精准把控。第一,构建更加适用于新经济细分市场专属的科创企业评级和授信体系。对新动能的高新技术企业,银行必须突破以企业现金流和担保方式为核心的传统信贷风险管理方式。针对成长期科创企业的专属评级授信模型,要弱化历史和当期财务状况等定量指标,侧重行业前景、成长性和未来价值,尤其强化再融资能力、企业估值、人力资本价值、无形资产价值等定性指标考量。第二,以场景融资创新信用贷款方式。切实提升实体经济的贷款的可获得性,信用贷款占比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但除了优质企业,对资质普通的客户发放信用贷款,必须在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前提下,能对企业信息流、交易流、资金流实施有效的封闭管理。而场景融资是实行这种贷款模式的重要手段,即银行通过直接介入企业经营或者交易场景来提供融资,将场景和融资行为合二为一,这才是创新信用贷款方式的主要方向。第三,创新信贷风险缓释组合技术。传统银行偏好于采用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设置贷款抵押。受我国整体信用环境和历史上信贷风险事件的影响,保证方式基本不被银行作为主流担保手段。特别是前些年钢贸等领域小微民营企业信贷风险暴露出的互保和担保圈等问题,给银行带来较大风险损失,教训深刻。由于抵押是一种非常有限的稀缺资源,银行要拓展思路,强化担保组合管理,摆脱对单一抵押方式的过度依赖,特别是强化企业主的个人连带保障,实现公司融资风险和企业家个人的利益捆绑。第四,加强新型担保方式的探索应用。新动能企业多属轻资产运营,核心资产为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所以,要将这些特殊资产与融资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关联,研究设计新型担保方式。重点是积极研究知识产权和未上市股权等资产作为风险保障方式的可行性。探索与三板、四板股权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所、专利技术交易中心等交易所的合作,打通知识产权、非上市股权的估值和流通环节,进而实现以知识产权和未上市股权质押作为主要保障措施的融资创新。

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创新方式、投资需求和风险类型也越来越多元,与此同时,金融产品也需要随之多元化。然而,当前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创新还相对滞后,存在产业升级与金融产品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本质上,这是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定价之间的矛盾。而相比传统中小企业常态融资需求具有的“短、小、频、急”的特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融资需求则具有“长、大、稳、综”的新特征。第一,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沿着产业链向着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环节垂直转移,或者向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均要求企业对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增加研发投资,建立自主品牌,开拓营销渠道,探索新商业模式。这些新增投资常常以固定资产为主,因此外部融资的周期相应更长,融资额度也相对更大。第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新设备,新工艺流程和新建厂房等往往具有专用性强的特点,一旦中途资金断裂,则前期投入则变成沉淀成本。因此这类企业转型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更稳定的融资,以避免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事前的投资激励水平。第三,这类企业在转型升级落实在具体的运营实践上具有不同的形式,如横向转移需要大额启动资金支持,制造型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需要长期贷款周转,出口型企业还需要银行提供贸易融资、跨境结算、汇率避险等服务。正由于不同转型方式对融资需求各异,使得传统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更为综合,这都不同于应付流动资金不足和单纯扩大产能的常规性融资。但目前而言,处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银行对制造业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新型融资产品创新缓慢,对企业固定资产贷款产品单一化,这无法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真实融资需求。所以,银行要积极适应企业融资需求的新变化,及时研究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的差异性,创新更加灵活适用的新型产品。

探索公司信贷业务转型创新的方向

从“分层化”向“专业化”转型。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建立了客户分层营销服务体系:中小银行都有特定类型的客群;大型银行则根据客户规模和贡献等因素,按照大型客户、小微企业等实施分层管理。在实践中,由于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大额信贷作为主要信贷投向,大型银行这种分层营销基本上是按照银行内部分支机构的行政层级来匹配的,较少区分客户行业和技术属性等关键因素,也较少集中全行的人才优势构建扁平化服务团队,这对专业信贷服务能力提升作用有限。今后,银行要加大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必须要加大顶层设计,尤其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专业化的人员从事专业化的工作”的理念来加强信贷专业能力建设。可在现有客户分层服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细分行业类别和技术要素,整合内部各级机构资源,研究组建跨层级和跨部门专门的柔性队伍,通过“干中学”来培养专门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才能为信贷结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信贷融资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