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电图检测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评价

2019-01-19 12:03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保肛肌电图肛门

414000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岳阳

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是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因素。当前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评价以肛门功能量表评分法为主[1],该评价方法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导致其客观评价存在不足。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实施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47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行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5~79岁,平均(57.4±5.2)岁。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直肠癌疾病诊断标准,术前经肠镜检查证实,病症分期为T1~T3期内;②均接受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排除标准:①术前存在肠梗阻;②不符合手术治疗情况;③精神疾病或其他疾病;④不同意本次研究患者。

方法:分别采用肛门功能量表评分法与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等肌电图检测方法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以对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检测在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中的价值作用进行研究。其中,肛门功能量表评分法按照徐忠法肛门功能量表评分标准进行[2],通过对患者控便能力以及便意、感觉功能、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等情况进行调查,以对患者肛门功能进行主观评价。肌电图检测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分析,扫描检测速度设置为5 ms/Div,检测频率设置为0.5~10.0 MHz,该仪器设备的扫描检测灵敏度为100 μV/Div。主要检测肛门括约肌。具体方法:检查前应指导患者练习掌握检查中需做排便、收缩等动作,检查时以侧卧位配合,保持髋、膝关节尽力屈曲状态,放松肛门,对肛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检查者通常双手戴手套。进针点消毒,右手持针电极于肛门后中线距肛缘1 cm 处刺入肛门外括约肌,调整针尖位置,直至获得十分清脆的肌音如机枪射击声(持续性发放张力性电活动)为止。按照上述方法对每位检测患者每块肌肉进行10~30个电位波收集,对患者放松状态下自发电位以及轻微收缩状态下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程、多相波百分比、平均波幅等变化进行记录,并对患者大力收缩状态下的募集电位相型进行记录。其中,患者放松状态下的自发电位记录过程中,根据检测记录情况,必要时可以通过对患者会阴部表皮刺激进行相应变化收集记录和分析;患者盆底横纹肌大力收缩状态下的募集电位相型包括混合相、干扰相以及单纯相等,以患者单纯相存在作为明显的异常标准进行记录和分析。为确保患者盆底横纹肌肌电图检测与评价准确,对上述患者肌电图检测操作均由1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副主任肌电图医师进行操作和记录,检测结果由两名副主任级别以上的专业肠胃科医生判断。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2个月,以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肛门功能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以对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检测在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中的价值作用进行判断。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盆底横纹肌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析:47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耻骨直肠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测,且检测后未出现有关不良反应。47例患者中,术前肌电图检测显示,出现自发电位6例,自发电位出现率为12.8%;患者MUAP平均时限为(8.17±0.42)ms,平均MUAP波幅为(479.59 ± 121.36)U/mV,多相波为(40.19±19.14)%,单纯相出现率为6.4%,病理干扰相出现率8.5%。患者术后3个月各项肌电图检测参数值分别为12.8%、(7.48±0.52)ms、(466.59±124.31)U/mV、(42.89±18.96)%、6.4%、8.5%;术后12个月各项肌电图检测参数值分别为14.9%、(7.78±0.69)ms、(483.55±131.28)U/mV、(41.83±17.42)%、6.4%、10.6%。患者盆底横纹肌肌电图检测结果提示: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内患者肛门功能受手术治疗影响较为明显,而术后12个月则出现明显恢复变化。

肛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分析:采用肛门功能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肛门功能变化进行主观评价显示,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肛门功能评分分别为(8.78±0.56)分、(8.42±0.53)分、(8.88±0.61)分。根据患者各时间点的肛门功能评分变化显示,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P<0.05);但术后12个月的肛门功能评分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4,P>0.05)。

讨 论

临床对直肠癌疾病患者的治疗,随着其研究开展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和提升日益重视,使得直肠癌保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中,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是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因素。现有的肛门功能评价方法以主观评价为主,在临床评价中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及其评价方法选择也是临床研究和关注重点。

47例肌电图检测结果和肛门功能评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用两种评价方法进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肛门功能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此可见,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测进行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价值作用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盆底横纹肌肌电图检测进行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保肛肌电图肛门
早诊早治,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肛门瘙痒不能挠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