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9-01-19 12:03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评量分数

830000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软伤科,新疆 乌鲁木齐

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4%~0.5%,女性多于男性,约(2~3):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多[1]。本病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致残率较高,预后不良,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中医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78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39例。常规组男14例,女25例;年龄27~56岁,平均(39.56±2.08)岁;病程4~13个月,平均(5.27±2.12)个月;证候:瘀血痹阻证5例、寒湿痹阻证6例、肝肾阴虚证10例、湿热痹阻证6例、肾气虚寒证12例。试验组男13例,女26例;年龄26~57岁,平均(40.22±1.45)岁;病程3~14个月,平均(5.55±1.90)个月。证候:瘀血痹阻证4例、寒湿痹阻证6例、肝肾阴虚证11例、湿热痹阻证5例、肾气虚寒证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诊断标准,有≥3个关节软组织肿胀,且患者及亲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关节严重畸形、妊娠期及哺乳期、身体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方法:⑴常规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对患者日常饮食、生活起居进行指导。⑵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下实施中医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瘀血痹阻证患者的护理:由于本证候疾病为身体气血周流不畅导致的,血停则成为瘀血,而瘀血滞留于关节骨骱,使得经络阻闭。所以患者睡前应以温水泡脚,浸热涌泉后按摩涌泉穴,以达到调血活气的功效。在饮食上,应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切忌吃油腻、生冷的食物。患者的病房也应保持干燥整洁、做好防湿处理,保证病房内有良好的光照。②寒湿痹阻证患者的护理:在饮食上,指导患者多食羊肉、鳝鱼、葱、姜等辛温发散的食物,此类食物有祛湿通络之功效。还可给予患者热敷、拔管、艾灸等方法来舒筋活络。病房最好为朝阳面,环境保持干燥、温暖,并嘱咐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适量做一些舒展关节的运动,以加强气血运行。③肝肾阴虚证患者的护理:应指导患者多食鸡肉、鹅肉、猪肉等滋补肝肾的食物,并且要多喝水,禁止饮酒以及吃辛辣刺激以及寒凉等食物。由于此病的病情较长,且活动受到限制,需别人在日常生活对其进行帮助照顾,会使患者在心理上有一定负担,久而久之放任这种消极思想不管的话,会造成“怒伤肝、恐伤肝”,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主动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其心理变化,例如对担心自身病情的患者可多讲解以往成功的案例,以增强其自信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事”给予不同的开导疏通,做到有的放矢。④湿热痹阻证患者的护理:应指导患者多食绿豆、菊花菜、赤小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禁止食用姜、辣椒、桂皮等刺激性食物。病房环境保持清凉、干燥。⑤肾气虚寒证患者的护理:饮食上多摄取鸡蛋、鱼肉、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并在日常生活中嘱咐患者防寒保暖,病房环境应保障充足的阳光照射。还可为患者按摩气海、足三里、命门等穴位。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自我健康认识)、护理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躯体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选用生活质量量表QOL 进行统计,总分为35分,分数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为4分,分数越低代表症状越轻。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4.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常规组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自我健康认识分数分别为(17.66±4.58)分、(19.79±3.34)分、(22.25±3.66)分、(19.58±4.06)分;护理后分别为(15.22±3.45)分、(16.38±1.56)分、(18.69±1.26)分、(16.74±1.68)。试验组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自我健康认识分数分别为(17.58±4.47)分、(19.83±3.30)分、(22.19±3.71)分、(19.47±4.10)分;护理后分别为(11.13 ± 1.88)分、(12.24 ± 1.65)分、(15.36±1.52)分、(12.58±4.47)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分比较:常规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躯体化分数分别为(2.68±0.57)分、(2.06±0.30)分、(1.89±0.41)分、(1.77±0.22)分;试验组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躯体化分数分别为(1.12±0.23)分、(1.25±0.28)分、(1.05±0.99)分、(1.17±0.08)分。试验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2]。中医护理使得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症状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症护理,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试验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评量分数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可怕的分数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算分数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