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教学标准下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019-01-19 06:08杨丽明
职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路对策

杨丽明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后,空中乘务专业的新专业教学标准也即将公布,这将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思想,在分析新专业教学标准的特点上,对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 新专业教学标准 思路 对策

课 题: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教指委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知库平台的《客舱应急处置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YGL201848)、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与完善(17X0334)研究成果。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体现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6个创新点,创新点之一就是建立一批制度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和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巩固和发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国家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格局。”落实教学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说是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要求的信号。

近二十年来,基于空中乘务员培养市场的巨大需求,全国不少高校及大专院校纷纷开办空中乘务专业,其中高职层次的目前已有五百多家。但由于办学经验、行业背景、建设资金、师资力量、企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办学素质良莠不齐,人才培养规格水平自然也有参差。另一方面,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提升,对空中乘务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不例外。

在高职教育步入加强内涵建设的发展阶段,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亟待新形势下的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

2017年3月教育部召开《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启动会,启动第一批《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其中就包括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新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由全国民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研制工作,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起草撰写工作。标准起草前,主要针对行业企业人才结构现状、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企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有关典型工作任务、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情况、现行的专业教学标准使用情况、学生就业现状和毕业生工作后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等问题,采取文献调研、实地访谈、专家访谈、网络及电话访谈、问卷等方式,面向国内外多家民航企业、相关院校及空乘专业毕业生组织了深入的调研工作。此次研制修订的新专业教学标准更贴近行业发展和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具有更强的行业融入性和办学指导作用。

一、新专业教学标准的特点

1.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对接行业企业需求

新专业教学标准的“职业面向”主要为航空公司民航乘务员,比原有教学标准更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更贴近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为课程体系架构确定明确的方向;新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客舱服务与安全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面向航空公司和民航服务企业,适应民航现代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对“具备客舱服务与安全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的提出更符合中國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2016年1月11日发布的客舱乘务员、乘务长、客舱乘务教员、客舱乘务检查员资格管理文件中对客舱乘务员主要职责的明确:确保客舱安全,并提供适当的服务。

2.体现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协同发展

空中乘务专业所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要掌握理论知识、熟练技术,又要坚守职业精神,对此,新标准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和民航事业发展的要求,在素质要求中融入了当代民航精神: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并根据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调研的结果,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确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并相互匹配,既实现了对学生初始岗位能力的培养,也保证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及提升,注重后续发展力。

3.课程设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实用性强,与就业紧密关联

新专业教学标准根据行业企业调研的结果,并结合国家民航局飞标司关于乘务员的资格管理文件以及民航乘务员工作职业标准,分析确定了空中乘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从而确定满足以上要求的对应课程,因此课程设置更能充分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按需培养”。

4.技能培养以职业能力要求为参照,实践教学以满足技能培养为宗旨

新专业教学标准严格参照民航乘务员工作职业标准,并结合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实训室建设上以满足技能培养为宗旨,比原有标准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专业特色更明显的指导内容。

二、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强化标准意识,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

在充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新教学标准确定了空中乘务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立足民航业发展对空中乘务以及地面服务岗位(群)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较强岗位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岗位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岗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胜任客舱乘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清晰准确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准绳,也是教学实施的方向。模糊或过于宽泛的专业定位,势必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既浪费资源,也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欠缺精准的培养而乏善可陈,缺乏就业竞争力。围绕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是一个专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和活力。有的院校的空乘专业虽然专业定位是培养空中乘务人才,但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更多从自身已有的资源积累和师资背景进行考虑,或因对空乘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认识有偏差,使得培养目标更偏向于服务类综合人才,如高铁乘务、邮轮服务、文秘、礼仪等,不能鲜明反映空中乘务专业的培养特色。以这样宽泛模糊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建立的课程体系,必然不能实现对空中乘务核心能力的精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看起来“大而全”,面面俱到,但对于空中乘务岗位而言,职业意识和能力素养的根基就比较薄弱。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从追求数量进入到追求质量内涵提升的发展阶段,新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现阶段建设空中乘务专业不能只看见巨大的市场培养需求,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乘务员越来越高标准的素质内涵要求。在我国民航事业进入持续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时期,企业的空中乘务员招聘工作越来越理性且严格。企业通过不断总结好用的乘务岗位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来确定招聘考核条件。因此,要提高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要求,有针对性且有效地培养人才。空中乘务专业应紧跟形势更新理念,根据自身已有优势和资源,在新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着力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内涵。

2.认同标准的理念,构建符合空中乘务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新专业教学标准基于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现实需求的根本理念,在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民航局的相关咨询通告文件,依据工作程序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归纳分析了空中乘务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包括沟通合作能力、安全协同能力、客舱服务能力、学习能力等。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以空中乘务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确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使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始终紧扣空中乘务岗位的核心能力——客舱安全及服务技能的培养。

空中乘务专业应在新教学标准的指导下,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现实需求为根本理念,根据自身特色和发展需要构建与新教学标准衔接配套的课程体系。这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抓手。首先,课程体系要充分反映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涵盖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厘清课程设置的宗旨和目的,确保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等的设计能够与行业和职业标准紧密衔接,能充分适应和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些专业办学实力较弱的院校将空乘专业课的重点放在外语、通用服务课程及外在形象的培养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的培养特色,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也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其次,基于空中乘务工作任务进行课程项目甄选和内容规划,优化课程蓝图,分能力模块设置课程,去除冗余性课程,完善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确保学生核心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最后,结合本专业的优势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丰富和补充,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成就有个性化特色的优质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专业的影响力。有的院校出于就业面的考虑,课程体系的模块涵盖了高铁、邮轮、酒店或旅行社等方面的内容,在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这些模块中的优质课程可以优化归置为特色课程,既充分利用了专业已有优势,也丰富了学生的服务素养。

3.落实标准要求,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以及“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等,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提升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质量的要求。新教学标准据此对师资队伍作出了规范,其中如“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低于50%。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师应(曾)至少取得客舱乘务员、客舱乘务教员、客舱乘务检查员其中之一的行业资格证书。专任教师应每五年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等。

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技能应用型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不少院校因人事制度的硬性要求、空乘工作岗位的特殊性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具有空中乘务职业背景或相关行业认识的师资,使得核心课程的设置和授课受到不少限制,甚至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训场所的建设都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此情况,要落实标准的要求,一方面应优化教师培训制度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企合作,专业教师能定期到國内外的机场、航空公司进行学习和培训,参加行业研讨会、行业培训等,使专业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逐渐积累一线行业知识并获得资格证书等,鼓励双师型骨干教师向行业专家转变;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宽渠道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顾问或兼职教师,以指导青年教师、专题讲座、课程顾问、实训指导、技能比赛评委等多种形式参与课程建设,为专业教学出谋划策。空中乘务专业应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科学规划专业教师的不同专业技能发展方向,打造各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再通过企业兼职教师的丰富和补充,形成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高水平、结构化的优质教学队伍,发挥各自优势,保障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以标准为依据,建设满足空中乘务专业实践教学所需的实习实训场所

建设空中乘务专业实验实训环境,营造职业情境氛围,创设真实工作情境,体验工作任务,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以及岗位能力。新教学标准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对空中乘务专业应具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教学环境、技能实践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科学的建设指导,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得到可靠保障。其中,校内实训室(基地)应至少应包含客舱服务训练舱、客舱应急处置训练舱、形体房、形象设计室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则须能满足开展空中乘务实践活动或能涵盖当前空中乘务的主流技术,并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空中乘务岗位的顶岗实习等。

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不但与空中乘务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而且对于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养成不可或缺。在针对企业进行的调研中发现,企业普遍希望在空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养成教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能在一朝一夕间养成,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室授课也远远不够。而在实习实训基地创设真实工作场景,以完成岗位工作模拟任务为抓手,以乘务员职责意识、规则意识灌输为主线,丰富学生对工作岗位的感性认知,感性认知积累升华为理性认知后,学生的职责意识和规则意识便能进一步内化和加强,其本质内涵就是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养成。把乘务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养成往前延伸到在校培养阶段,无疑更利于乘务员职业素质内涵的强化和发展。

空中乘务专业可根据自身专业条件采取自建或与航空公司、民航培训企业共建的方式建设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实习实训场所,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训管理制度,形成基础课程系统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完成的机制。通过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企业参与育人的动力,并与企业形成发展合力,逐步实现“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这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发展要求。

三、小结

国家正着力于把加快标准化进程作为打造职业教育体系软环境升级版的关键举措,持续完善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标准,推动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空中乘务专业应立足于国家职业教育和民航事业发展的要求,在国家新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正视现有优势和不足,积极改革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自身特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行业企业输送更多优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新广.教学标准:高职教学质量提升的“试金石”[N].人民政协报,2017-09-20.

[2]张振,张静.“中国制造2025”呼唤高职转变教学理念[N].中国教育报,2017-06-13.

[3]张宗巧,柴长富.浅析构建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共同体[J].职业,2019(11).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路对策
求点的坐标的三种思路
思路在哪儿
诊错因 知对策
不同思路解答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