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3:“难产哪吒”诞生记

2019-01-24 11:52黄喆
汽车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何小鹏泊车车顶

文/黄喆

从BETA版到1.0再到G3。四年时间,小鹏汽车的首款量产车终于上市了。

小鹏汽车的G3大概是新造车势力中,唯一一家历经多次改款后才上市的量产车。

坐在小鹏G3上市的现场,看着台上的何小鹏不紧不慢地介绍着自家产品、创业历程,我对这句“慢就是快”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毕竟,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快节奏。

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快节奏限制着,同样也希望身边的一切事物能与我们的节奏保持一致,稍有差池,便触及包容底线。

同样选择代工方式的新造车势力,江淮蔚来开始发布第二款量产车ES6,东南电咖的首款车EV10已经在2017年广州车展前夕发布,而今年已经开始向高端品牌进军;而小鹏汽车的G3好似难产的哪吒,就是在海马的工厂里迟迟不肯现身。

而现在这款经过四年时间,三款测试产品,63次操作系统迭代的小鹏G3终于开始发售并交付。在三款配置中,何小鹏首推中配——14.98万的智享版。按照何小鹏的原话是“可以拥有很多豪华车都没有的智能配置”,是一款超值的智能汽车。

安全,是敢带着全家上高速

无论是新造车势力还是传统造车企业,在介绍新车亮点时都会提及安全。

虽然,小鹏G3也没能免俗,同样将以上作为车辆安全性的亮点,但是何小鹏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如何评价一台汽车的安全,就是你是否带着你的家人在高速公里上驰骋。”

“在今年年初,在小鹏汽车第一代出来的时候 ,我就带着我们家人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我一直在告诫自己小鹏汽车在规模交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最安全。”

这是何小鹏对小鹏车主的责任,对公众的承诺,也是他此前一直宣扬的观点:

我在媒体圈问过、在汽车研发圈问过、在北京科技大会上问过、在互联网大会问过,甚至在询问过一些专家,前后 6 次,但没有一次超过 1% 的人举手说自己每天在开电动车。我都哭了,自己不开电动车,能造出好的电动车来吗?

尝试新突破

如果仔细看小鹏G3的车顶,会发现这个小鹏独创的可升降、可旋转、可拍照、可录像的1080P全高清车顶相机。

为什么汽车需要一个这样的摄像头?何小鹏用一个故事生动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当年诺基亚第一次在手机里面带了一个摄像头,这个摄像头就10万像素,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相信,都觉得手机为什么需要一个摄像头,拍照的效果又差,而且拍完照又没什么用,还要用彩信来进行分享。这次我相信,在未来汽车车顶摄像头,一定会有大量的想象空间,发挥空间。

也的确,这个摄像头确实很好用。在小鹏G3上市后的第二天,大众侃车便参加了早期的试驾。这个摄像头可以旋转拍照,0-80km/h的速度下都可以进行拍照,在车内的中控大屏上便可以控制。

除了车顶摄像头,小鹏G3还有一个突破性的设计和应用——巨大的前挡风玻璃。这块风挡不仅有非常好的抗紫外线和抗热能力,而且视野开阔,“别人要探出头去找红绿灯的时候,小鹏车主直接就能看到”,也打破了天窗决定论的设计,在15万级别内看齐特斯拉。

大概受法拉第未来FF91在CES上自动泊车突然“失灵”的影响,纵然科技加持,但对于现场实践某一项智能化配置而言,都是一个冒险的举动。

因此,当何小鹏要亲自驾驶一辆小鹏G3展示自动泊车功能,走出G3完全启动自动泊车模式时,我还真为何小鹏捏了一把汗。

当然,我这过分紧张的状态,被满分完成自动泊车后的小鹏G3所打得烟消云散。小鹏G3所搭载的这套自动泊车系统,不仅充分考虑了中国的使用场景,并应用超声波技术。因此无论是有无明显地上标示线、垂直或斜列停车均可实现。

不一样的大佬站台

从某些方面来看,小鹏汽车与WEY类似,都是用创始人的名字/姓氏直接命名,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项终身事业,堵上的是一个人前半生所缔造的所有荣誉与骄傲。

在WEY两周年品牌活动上,带来的是中国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掌门人祝福视频,而在小鹏G3的上市发布会上,请来的包括李开复、雷军、蔡崇信、王小川在内的智能圈科技大佬,带来的是对小鹏G3的评价以及他们对智能汽车的定义。

不止于此,在小鹏G3的首批车主交付名单上,我们看到大量的“熟人”——阿里巴巴合伙人俞永福、高德集团副总裁韦东等等,这些人用最实际的行动为小鹏汽车站台。

观点

大概是因为我总认为和何小鹏与雷军长得很相像,所以私以为小鹏汽车会成为汽车圈的小米。现在小鹏G3站在新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能否上下而求索,这是一种持续状态而不是完成时。

猜你喜欢
何小鹏泊车车顶
基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自动泊车控制策略
基于MATLAB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
基于CarSim的平行泊车仿真分析
Arrive平台新增智能泊车推荐引擎 帮助找到最佳泊车地点
何小鹏:有实力才能接得住运气
何小鹏的新使命
何小鹏:造车是件很困难的事
车顶上的海滩
三菱化学PCM技术使CFRP车顶减重60%
基于乘员头部保护的汽车车顶设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