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奥沙利铂化疗后恶心呕吐方案的比较

2019-01-24 01:46张雪峰彭云云胡燕
贵州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司琼奥沙利恶心

张雪峰 彭云云 胡燕

(海门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海门 226100)

奥沙利铂属于广谱且高效的抗癌药物,现在各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引起恶心呕吐的风险较大,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1]。随着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肿瘤患者因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但针对奥沙利铂这样的较强致吐化疗药物引起的迟发性呕吐,如何选择合适的止吐药帮助患者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显得尤为重要[2-3]。本研究分别将昂丹司琼、托烷司琼、阿扎司琼和帕洛诺司琼四种止吐药应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观察不同方案在预防奥沙利铂化疗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80例,随机数分为四组,各20例。Ⅰ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2~74岁,平均(58.60±4.57)岁。Ⅱ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5岁,平均(58.63±4.59)岁。Ⅲ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58.67±4.53)岁。Ⅳ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4~73岁,平均(58.69±4.47)岁。纳入标准:(1)临床或病理诊断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且存在影像学可评价的病灶;(2)接受奥沙利铂输注治疗;(3)患者化疗前无消化道症状,且无可致恶心呕吐的其他基础疾病,化疗前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4)愿意并能按照项目研究方案要求予以合作者。排除标准:(1)化疗前24 h内接受过止吐药、止咳药治疗者;(2)过敏体质患者;(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障碍类疾病者;(4)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静脉滴注化疗方案治疗,剂量为85 mg/m2,在此基础上Ⅰ组予以8 mg盐酸昂丹司琼(江苏奥塞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6)治疗,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Ⅱ组予以5 mg盐酸托烷司琼(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60)治疗,将其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Ⅲ组予以10 mg盐酸阿扎司琼(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94),将其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Ⅳ组予以0.25 mg盐酸帕洛诺司琼(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16)治疗,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对所有患者均连续观察3周。

1.3观察指标 (1)分别于化疗开始日、化疗结束后4 d根据WHO抗癌药物副反应分度标准对四组患者恶习呕吐情况进行评定对比,其中0度:无恶心、呕吐;Ⅰ度:恶心或食欲减退,无呕吐;Ⅱ度:有恶心、呕吐,但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Ⅲ度:恶心、呕吐较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Ⅳ度:恶心、呕吐严重,需要卧床休息。将表现为0度的列为完全控制(CR)、Ⅰ度的为部分控制(PR)、Ⅱ度的为轻微控制(MR)、Ⅲ度及Ⅳ度为未控制(F),以CR + PR为总有效控制,MR + F为总无效控制。(2)统计并比较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头晕、转氨酶异常及便秘。(3)分别于术前、术中2 h及术后采用自动血压计对四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进行测量对比。

2 结 果

2.1四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对比 Ⅳ组对恶心呕吐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对比[n(%),N=20]

2.2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见表2。

表2 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20]

2.3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与术前相比,术中2 h患者MAP、HR均降低,手术结束时MAP、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四组MA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术前相比,*P<0.05。

3 讨 论

奥沙利铂属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为一个稳定的、水溶性铂类烷化剂,也是第一个显现对结肠癌有效的络铂类烷化剂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抗肿瘤药物[4]。但在使用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过程中,极易导致嗜铬细胞释放5-HT3,从而激活位于小肠的5-HT3受体,并通过迷走神经激活大量位于第四脑室化学感受区触发带的5-HT3受体,最终导致恶心、呕吐症状的产生。随着症状加重还将使患者相继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甚至因消化道粘膜损伤而出血、感染或死亡,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故需针对该现象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5-6]。

在奥沙利铂化疗后恶心呕吐预防中,第一代 5-HT3受体拮抗剂的使用虽可使奥沙利铂所致的呕吐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对部分延迟性呕吐的控制效果欠佳[7]。随着第二代5-HT3 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延迟性呕吐的控制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奥沙利铂属于致吐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极易使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因此,需积极寻找一种对急性、延迟性呕吐更有效的办法,以在最大程度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Ⅳ组对恶心呕吐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三组,同时与术前相比,术中2 h患者MAP、HR均降低,手术结束时MAP、HR均升高,但同一时间点四组患者MAP、HR无明显差异,表明昂丹司琼、托烷司琼、阿扎司琼和帕洛诺司琼四种药物在奥沙利铂化疗后恶心呕吐预防中均可产生一定疗效,但与其他三种药物相比,帕洛诺司琼在控制恶心呕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毒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昂丹司琼、托烷司琼及阿扎司琼均为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均可通过抑制外周系统突触前5-HT3受体兴奋性,对化疗引发的恶心呕吐症状产生良好的预防效果,但易导致部分患者产生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从而延长治疗时间[9-10]。与之相比,帕洛诺司琼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可长达40 h左右,且对5-HT3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故在预防恶心呕吐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在用药治疗时,仅需于化疗第1天静脉推注0.25 mg,且在1周内无需再次使用,大大降低了药物对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肝肾功能的损伤,故可作为预防奥沙利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首选药物[11-12]。

综上所述,选择最适合预防奥沙利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症状的药物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症状及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从而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司琼奥沙利恶心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帕洛诺司琼与手术后恶心呕吐
格拉司琼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孕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与不良胎儿结局的关系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8例晚期胃癌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