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9-01-24 01:46张荣阁
贵州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轻中度丁苯血管性

张荣阁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老年三科,上海 200438)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认知、行为及记忆等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轻中度VD患者因脑细胞损害较轻,其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大,患者存在部分生活能力,治疗能够较好的配合。临床常采用药物对VD患者进行治疗,但丁苯酞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本文对我院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联合丁苯酞治疗轻中度VD患者的疗效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轻中度VD患者84例,诊断标准主要参照《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药物过敏、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颅脑损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随机将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5~88岁,平均(68.40±7.63)岁;CDR分级:轻度痴呆16例,中度26例。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6~84岁,平均(69.10±6.52)岁;CDR分级:轻度痴呆18例,中度2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脂、抗血小板凝聚、对症治疗等[3]。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同时联合康复疗法[4]:(1)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训练,如指导患者洗漱、穿衣、进食、行走等能力的反复训练,30 min/次,1次/d。(2)记忆与思维训练,鼓励患者回忆过去,对患者进行信息刺激,协助患者辨识事物,对物品放置及周围环境进行反复熟悉训练;利用识字、识图卡片协助训练其辨识能力,让患者进行简单数字运算,并对其视听觉及动作等各方面进行反复锻炼,1 h/次,3次/周。(3)指导患者进行音乐鉴赏、绘画等,1 h/次,3次/周。康复训练连续进行8周。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入院第4、8周由主治医师进行MMSE法来测定认知功能[5],评分10~20分为轻度VD,21~26分为中度VD。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6]。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

2 结 果

2.1MMSE评分比较 观察组MMSE评分治疗前(17.86±3.54)分,治疗4周(20.86±3.55)分,治疗8周(24.6±3.28)分。对照组MMSE评分治疗前(18.43±4.13)分,治疗4周(20.03±3.34)分,治疗8周(22.02±3.35)分。观察组治疗后第4、8周在MMSE评分上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MMSE评分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2.2Barthel指数比较 观察组Barthel指数治疗前(60.98±7.86)分,治疗8周后(78.55±11.40)分;对照组Barthel指数治疗前(61.29±8.09)分,治疗8周后(65.43±10.29)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2.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8周后IL-6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对照组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TNF-α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VD一般具有脑卒中病史,常与皮层损害有关,尤其是丘脑和皮层缺血,轻中度VD同海马、皮质等脑组织结构缺血关联性大,病程表现为波动样或阶梯式进展,持续进展将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7]。VD的症状具有可逆性,因此早诊断、早期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有研究表明[9],炎性细胞因子参与VD的神经病理损害。丁苯酞是左旋芹菜甲素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可有效阻断缺血性脑卒中诱发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可减轻脑细胞水肿,改善脑血供,促进能量代谢,以及神经细胞递质的调位和改善局部的微循环缺血,还具有抗血小板集聚和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降低脑细胞病变程度及改善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0]。康复训练可使VD患者增强记忆,通过学习以调动大脑与眼、手之间的协调力,从而达到最终训练目的。临床研究表明[13],通过康复训练的轻中度VD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有效避免机体功能衰退,并且时间越长其效果越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4、8周各组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第8周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改善轻中度VD患者神经功能,减缓机体功能衰退,改善血管性痴呆症状。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在治疗后也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可能通过减缓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进而促进VD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猜你喜欢
轻中度丁苯血管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