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仑磷酸钠及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1-24 01:46刘志国杨伟兵张勇智阮文辉余国勇
贵州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阿仑骨痛骨量

刘志国 杨伟兵 张勇智 阮文辉 余国勇

(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创伤科,陕西 汉中 723000)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仅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与探讨。阿仑膦酸钠与唑来膦酸均是二膦酸盐类药物,两者通过对破骨细胞及骨吸收抑制作用而达到抗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2]。本文通过对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量改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药物对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骨关节创伤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53~79岁,平均( 68.4±9.3)岁。其中12例患者为严重骨质疏松症,包括伴有髋部骨折6例次,尺桡骨骨折者8例次,肋骨骨折者4例次,椎体压缩骨折3例次。入选患者均符合WT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X线骨密度检查T≤-2.55SD),且除外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病、骨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近6个月内曾应用可能影响骨代谢药物等继发性因素。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阿仑膦酸钠组和唑来膦酸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过程中均辅以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 2次/d,口服,0.25 μg/次)及碳酸钙片(2次/d,口服, 0.75 g/次)。唑来膦酸(商品名:密固达)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1次/年,静脉输注,给药前后应用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输注。阿仑膦酸钠(商品名:福善美)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口服,早餐前空腹服用。两组患者均以3年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年后的骨密度。

1.4疗效评价标准[3]以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年后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骨痛临床症状以WHO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显效为不存在明显疼痛;有效为治疗3年后疼痛明显减轻,能够正常生活且睡眠不受干扰;无效为治疗3年后疼痛无明显减轻,存在明显的疼痛症状,对睡眠有明显干扰。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年后,唑来膦酸组患者骨痛改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阿仑膦酸钠组患者骨痛改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唑来膦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3年后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唑来膦酸组患者骨量改善较阿仑膦酸钠组更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P<0.05。

2.3两药安全性比较 唑来膦酸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反正2例,骨痛5例,发热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阿仑膦酸钠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反正3例,骨痛7例,发热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唑来膦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在药物应用后5 d内出现,3 d内消失,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增加及(或)骨形成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严重时患者常因轻微活动、创伤而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甚至可危及生命[4]。故对于妇女围绝经期和绝经后5年内及70岁以上老年人应常规进行骨质疏松筛查,并对其中达到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者及时进行药物干预[5]。

阿仑膦酸钠能明显增加骨密度及骨折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动物实验[6-7]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能够直接作用或通过骨细胞间接作用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活性。而在其他动物实验中,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预防与治疗作用,而这一效果可能通过骨髓基质细胞形成脂肪分化的抑制作用,抑制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激活以及吸收功能。在临床研究[8-10]中,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的疗效得到了肯定,而在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中,阿仑膦酸钠不但能够有效治疗骨质疏松,还对其他骨吸收相关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唑来膦酸为第3代双膦酸盐类化合物,是骨吸收的有效抑制剂,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相比其他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分子结构中R2侧链基团是包含双氮的咪唑环,能够增强骨表面羟磷灰石与药物的有效结合程度,明显改善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文献[11]研究证明,1次/年,5 mg的给药方案能够明显促进骨更新,增加骨密度。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流感样症状、疲劳、胃肠道反应、血细胞减少、乏力衰弱、呼吸困难、水肿、心动过缓、味觉倒错、口渴等。大多为轻中度反应,一般给予支持治疗即可[12]。

本文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与唑来膦酸都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3年后的骨量,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而唑来膦酸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骨痛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唑来膦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相比阿仑膦酸钠更高。唑来膦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仑膦酸钠组。因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唑来膦酸相比阿仑膦酸钠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在骨量提高、疼痛症状改善中均有更显著的效果,可以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首选药物。

猜你喜欢
阿仑骨痛骨量
补肾壮督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及骨水泥分期灌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kummell病远期临床疗效和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蒙药二味杜仲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研究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阿仑膦酸钠致骨痛5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