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2019-01-24 01:46杨新利栾春红汪永华
贵州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神经

杨新利 栾春红 汪永华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神经内科;(2.心血管内科;(3.消化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4)

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被阻塞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产生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1]。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易引发呛咳等症状,诱发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常规吞咽训练等康复训练方式是以往治疗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常用方法,但治疗效果不理想[2]。因此,选择一种更好的方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急性期或早期的康复治疗中得到推广使用,但其能否较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仍存在争议[3]。本文旨在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常规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39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刺激的脑卒中患者3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45~76岁,平均(57.47±5.86)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3例,脑出血6例;病程10~28 d,平均(17.47±5.79) d。观察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57.49±5.87)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4例,脑出血5例;病程10~29 d,平均(17.52±5.82) d。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颅脑MRI或CT检查确诊者;简易智力测试量表(MMSE)评分>24分者;出现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症状,并经洼田饮水实验诊断有吞咽障碍者。排除标准:精神失常、智力低下,依从性较差者;因颈部肿瘤、食管癌等其他疾病造成的吞咽困难者;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对电极片过敏者;曾置入心脏起搏器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控制血糖、血压、保护脑功能、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床上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床边平衡或床上坐起训练、上下楼训练、坐-站-立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30~50 min/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2)吞咽功能训练。以空吞咽训练和咽部冰刺训练、经喉抬高训练及屏气-发声运动行声门关闭训练为主,20 min/次,1次/d。(3)摄食训练。吞咽训练完成后,患者取30°仰卧位,头部向前屈曲,首先吞咽糊状食物,之后依次调整为稀流质、半固体、固体食物,以一口量为原则,并注意摄食训练中侧屈吞咽或点头吞咽等吞咽技巧的运用。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训练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选用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Vitalstim型电刺激仪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设置波宽为700 ms,双向方形波,电刺激强度为0~25 mA,频率80 Hz,在颈部中线双侧垂直排列4块电极,左右各2个,在舌骨上区用两组电极片行电刺激,一组电极片放在两则颏舌骨肌运动点部位,一组电极片放在两侧颏舌骨肌运动点位置,根据患者耐受且肌肉可收缩的电刺激强度实施电刺激,并注意治疗过程中练习用力吞咽动作,30 min/次,5次/周,每个疗程4周。两组均接受8周治疗。

1.3评价指标 FMM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采用FMM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坏程度,以上肢、下肢运动情况为主要内容,且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5]。VFS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结束时采用电视X线透视检查吞咽功能,根据患者能否将食物顺利送入咽喉、环咽肌开放是否正常、有无咽喉期滞留及吞咽过程有无误咽等为主要内容,其中误咽评分为0~4分,咽喉期及口腔期评分均为0~3分,且得分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好[6]。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FMMS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时FMM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MS评分对比[分,

2.2两组治疗前后VFSS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时口腔期、咽喉期及误咽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FSS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死亡率,但经抢救后大部分患者仍易产生偏瘫、运动或言语功能障碍、空间识别能力减低或认知能力下降等后遗症,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关研究[7]表明,大脑皮层缺血或局灶性病变是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故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受损脑组织功能代偿与修复对改善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而常规康复训练虽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但其对患者吞咽功能无明显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4、8周时FM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是目前改善患者预后的常用方法,可通过脑组织的结构性重建和功能代偿,恢复脑损伤后肌肉功能,进而改善患者发病后多种运动功能障碍,但其单独使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神经肌肉电刺激产生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对受完整外周神经调配的肌肉组织进行直接作用,对神经肌肉接头处进行刺激,引起轴突细胞去极化,造成瘫痪的肌肉重新收缩,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实现运动控制功能的效果。同时,在脑卒中后根据患者情况设定个体化参数并选择合适的刺激方式,可促进神经再生,避免肌肉萎缩,有效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损伤[9-10]。

吞咽过程主要由口腔期、吞咽期及食道期三个部分组成,而脑卒中后颈部肌肉出现瘫痪、感觉缺失等情况,将产生吞咽功能障碍,减弱对会厌部位的气道保护作用,增加吸入性肺炎、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时口腔期、咽喉期及误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证实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同时,神经肌肉电刺激可通过预设强度的刺激程序对咽部发生废用的肌肉产生刺激,使其重新收缩,有效刺激并增强受损部位脑神经的活性,反复刺激和兴奋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重新恢复和建立反射弧,有效恢复中枢至咽喉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强化中枢突出的兴奋性,重建神经系统,促进吞咽功能恢复[11-12]。

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病友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