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发作状况的影响

2019-01-24 01:46张琦婉吴林珂
贵州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次数支气管哮喘

张琦婉 吴林珂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科,江苏 南京 210006)

支气管哮喘又简称为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气促、咳嗽和喘闷等,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很难根除病症,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适当的护理以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综合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根本,通过了解患者个体情况,对患者心理、饮食和用药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血清CRP是反应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对于哮喘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4-5]。本文采用CRP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并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以探究其对患者疾病发作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所有患者经相关诊断确诊,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9~72岁,平均(38.9±4.2)岁,病程0.5~10年,平均(4.2±0.8)年,发作次数10~40次,平均(24.6±4.8)次。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0~74岁,平均(39.7±4.1)岁,病程1~10年,平均(4.4±1.0)年,发作次数9~37次,平均(23.5±4.4)次。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6]及《内科学》[7]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具有胸闷、咳喘、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能够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自身免疫病、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肿瘤等恶性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易随访或失访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及意识等变化;患者哮喘发作时,由护理人员指导保持端坐位或半坐位,病情严重的可给予吸氧治疗,并定时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理,保持呼吸畅通。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干预:(1)综合干预,了解患者的病史、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等资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心理、病情等进行系统性评估,通过制定有关护理及治疗方案提升家庭、社会支持力度,提升患者对预后的期望,并通过自我管理教育、相关知识教育、依从性教育等提升患者理解能力和综合知识水平。(2)药物护理,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了解雾化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治疗原理。对于需要使用氨茶碱治疗的患者需要控制静脉滴速,并密切关注静脉感染等不良发应,出现情况及时处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尽量取平卧头侧位,及时呼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定期清理分泌物并做痰菌检测,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吸痰时需要注意患者体位,插管深度和时间,避免强烈刺激、管径过大和痰液堵塞导致患者哮喘发作加重。(4)口腔护理,对患者口腔定期护理,防止细菌通过口腔进一步侵染呼吸道。(5)预防感染,护理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消毒工作,鼓励患者有效咳嗽。(6)出院宣教,患者在出院之前由护理人员教授一些自我护理和病情监测的方法,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做好哮喘发作笔记,规律作息,提升自身预防哮喘发作的能力。医院内也可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发放一些指导手册等普及有关哮喘的知识,增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8]。(7)家庭护理,设立护理专线,由护理人员每2周电话了解患者出院后情况,并指导患者家属掌握一些哮喘预防措施,急性发作的处理措施等。

1.3观察指标 (1)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问卷总分为10分,0~4分为不满意,5~8分为满意,9~10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100%。(2)血清CRP检测: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和出院时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静脉血,3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CRP检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随访:在患者出院时统计患者的住院天数。两组患者在出院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组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2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对照组每3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再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进行统计。采用AQLQ问卷对患者随访期间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问卷分为心理情绪、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回避物刺激、刺激物反应和对疾病的担心6个领域,共计33个条目,采用5分评分制,5分为最好,1分为最差,AQLQ总分在33~165分。采用ACT问卷调查患者随访1年期间哮喘控制情况,共5个项目,采用5分评分制,5分为最好,1分为最差,ACT总分在5~25分。并统计随访1年期间影响患者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分析两组差异性。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十分满意17例,满意24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1.1%;对照组十分满意8例,满意25例,不满意12例,满意度为7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χ2=6.015,P=0.014)。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AQLQ和ACT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AQLQ各项目评分和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QLQ和ACT评分比较分]

2.4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再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再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再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比较

2.5两组患者哮喘发作影响因素比较 随访1年期间,影响哮喘再发作的主要因素是过敏、感染和用药依从性差,其中观察组因这些因素发作分别为3、1、4例,对照组是10、6、13例。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04、4.271、7.677,P<0.05)。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气道上皮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该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9]。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前仍以长期疾病控制为主,临床治疗无法根治哮喘病症,通过有效的强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0]。综合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了解,采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疏导患者心理,调动患者积极性,减少患者与过敏原的解除,改善哮喘的临床症状。本文结果发现,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达91.1%,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73.3%(P<0.05)。提示综合护理模式更能引起患者的共鸣,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可度,有助于建立更加友好的护患关系。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因此,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痉挛等各种呼吸道症状是临床护理和治疗的关键[11]。CRP是一种炎症反应时迅速增加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严重程度有着显著正相关性[12]。气道高反应患者的CRP水平也处于很高的状态,因此,可将CRP作为评判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状况的可靠指标。本文结果发现,通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降低,且综合护理模式护理患者的CRP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提示综合护理模式干预更能够降低患者CRP水平,改善患者气道炎症状况。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有关药物的使用,并通过饮食指导改善患者营养问题,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的控制炎症状况。

本文结果发现,综合护理模式干预患者护理后AQLQ、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再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机制、治疗方案等;通过电话和上门回访指导患者及家属在家中学会控制哮喘水平,将护理延续到院外[13];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这些综合干预避免了患者与哮喘诱发因素的接触,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提升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哮喘发作,与马颖等[14]研究结果相类似。结果还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发生过敏、感染和依从性差的可能性更低,相比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更能减少患者住院和回访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CRP水平,减轻患者呼吸系统炎症,较少疾病发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次数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依据“次数”求概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