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1-24 01:47夏迪
贵州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病患者反流食管

夏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样不仅能够影响胃肠运动功能,还能影响胃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多数通过用药治疗仅能改善部分症状,而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本文主要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设定为,n=50)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辅以PDCA循环护理模式,n=50)。入组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2]中新拟定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且患者符合最新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中拟定焦虑抑郁标准。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63.2±7.2)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5.5±1.6)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9~83岁,平均(63.0±7.1)岁;患病时间1~13年,平均(5.6±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功能等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如加强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做好疾病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则同时接受PDCA循环护理模式,(1)计划(P):护理人员要熟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方法等,依据患者病情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护理期间应该注意问题,如何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制定个性化生活方式和作息制度等,让患者按要求执行个性化的护理模式。(2)执行(D):护理计划拟定完成后,医护人员要按计划实施,通过各种方式如讲解、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微信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认识疾病,最大限度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诱发因素,借助心理疏导等方式让患者身心舒畅,帮助患者解决困难,让患者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指导患者按要求用药,同时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问题以及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做好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清淡饮食,减少不易消化或者对胃黏膜刺激性大食物的摄入,不宜过饱,防止病情加重;生活上告诫患者摒弃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制度,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并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医护人员每天要对患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完成各种量表的填写。(3)检查(C):护理人员要随时检查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整理患者对护理提出的整改意见,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症状等,争取早日发现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临床疗效。(4)处理(A):分析护理质量,对护理期间存在的不足要及时进行改正和完成,最大限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护理过程表现好的护理人员要予以奖励,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强化培训,寻找原因,加强学习,然后进入下一轮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评估参考SAS和SD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参考SF-36(健康问卷),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参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从胃灼热、反酸嗳气、胃痛以及上腹饱胀等方面进行评分,每个症状又从频率和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共分为6个等级用0~5分表示。

2 结 果

2.1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评估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更占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ASA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为(35.47±6.00)分和(41.96±5.80)分,对照组为(47.31±6.56)分和(49.30±6.60)分,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研究[3]发现,胃食管反流病属于身心性疾病之一,而近年来伴随生活、工作等方面压力的加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同时伴有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患者,其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报道[4]指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同时也提示临床精神心理因素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紧密相关。有报道[5]指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高敏感性和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二者互为作用,共同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生活质量各评估指标评分则明显增加(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提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理功能改善密切相关。研究[6]指出,多数胃食管反流病通过用药治疗仅能改善部分症状,加用护理干预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PDCA循环护理模式作为新型的护理方法,优点较多,其既可以为患者拟定个体化、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案,又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规范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服务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提高护患沟通,减少 各种不良事件发生[7-8]。

猜你喜欢
病患者反流食管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