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真

2019-01-26 20:47
中国司法 2019年1期
关键词:党校宪法律师

首家全国律师行业党校培训基地在中国政法大学挂牌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利用各方面党建教育资源,丰富律师党建教育内容,进一步优化律师党性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将律师行业党校建设成全面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坚强阵地,2018年12月21日,首家全国律师行业党校培训基地在中国政法大学挂牌成立。这是律师行业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律师行业党性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律师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加强新时代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努力培养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律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党校培训基地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挖掘特色资源,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基础保障,为行业党校基地的创新发展积累更好的经验做法。同时,党校培训基地将深入探索符合律师职业特点的教育途径和模式,创新律师行业党建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律师始终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矢志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张宏)

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北京市律师行业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对律师工作的新要求,注重发挥党委统揽律师工作全局的作用,注重把党的领导贯穿律师工作的各环节,把党的工作融入律师工作的各方面,首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体现在: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北京市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制定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的工作意见》;率先在全国完成省一级律师协会章程修改工作,把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写入章程;率先在全国律师行业成立律师党校,率先在律师协会成立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会和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研究会。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实现广泛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直辖市市、区两级律师协会的全覆盖,并同步建立党组织;理顺行业党的组织体系,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司法行政党委(组)组织领导、律师行业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律师行业发展稳居全国前列。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有律师事务所2615家、执业律师31773人,党员律师9459人,占律师总数的29.8%。律师推进依法治国成效明显。14名律师当选本届市人大代表和16名律师当选政协委员。17名律师被聘为市委法律顾问。以党员律师为主体的律师服务团队在服务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雄安新区建设、2022年冬奥会筹办以及“马航MH370失联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在最近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联合召开的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北京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成效,通报了北京市贯彻落实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进展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提出四点意见:要学深悟透,准确领会全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要提高站位,准确把握首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所处的时代方位;要坚持首善,努力提高首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开拓创新,切实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领导。

(北京市律师协会)

成都市以“三结合”扎实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

在首个“宪法宣传周”期间,四川省成都市突出“三结合”,即宪法宣传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宪法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部门联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全市部署安排系列以宪法为核心的互动式、体验式法治宣传活动。

(一)紧扣中心,提升宪法宣传社会影响。将宪法学习宣传与市委关于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策部署相结合,与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相结合。一是以成都全域建设天府绿道为依托,以宪法法治微景观为载体,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法律服务行业代表以及社会群众开展“公园城市·法治同行”绿道骑行活动。二是以全省十大法治人物为引领,向全社会发起“争做文明守法好市民”的倡议,号召市民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三是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法治成果巡展。以新中国宪法修订历程、“一五”到“七五”普法工作回顾为脉络,充分展示成都宪法及法治宣传工作成效。

(二)分类实施,狠抓宪法宣传重点对象。“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着重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基层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市级各部门部署开展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会前学习研讨活动,专题学习第五次宪法修正案,依法举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在省委省政府驻地、市委市政府驻地打造专题宪法学习宣传阵地。二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大使团共同举办宪法晨读活动,开展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组织“宪法晨读”、青少年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演讲等,把宪法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三是依托地铁2号线,打造西部首列“宪法号”地铁交通,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向乘客宣传宪法知识,分享宪法故事。

(三)民生导向,解决群众实际法律问题。以“12·4”国家宪法日为统领,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开展法律服务。一是开展“国家宪法日·法律服务走基层”。围绕市政规划、自贸区建设等中心工作,突出年底农民工薪资拖欠等社会热点,组织司法、行政执法部门法治宣传人员、普法讲师团等,深入城乡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二是开展“法律服务公众开放日”。编制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目录和服务指南,全面公开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等,邀请公众进所参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全面向公众开放,向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和宪法宣传。三是开展“法治宣传进万家”。依托市普法协会,集结社会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知识普及活动,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在城乡社区开展宪法宣讲和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

猜你喜欢
党校宪法律师
《全国律师咨询日》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调音
華明勝律师事務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