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探究

2019-01-26 10:16耿斌
成才之路 2019年3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模式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

耿斌

摘 要:在采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混合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对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探究,分析现有的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构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微课;高职院校;混合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3-0084-01

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整体框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學,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形成该模式基础上的教学新模式,促进教学深入改革,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的深入分析与探究,对于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研究。同时通过搜集有代表性的课例、教学细节和典型的学生个案,不断从中发掘提炼有效的措施,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应立足本校实际,以学校的发展要求来定位研究的内容,注重调查研究,在不断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并强调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一、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实践研究现状

混合式学习主要是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结合网络化学习的模式,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高职计算机基础是信息、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对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够统筹线上、线下学习优势的混合式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电子、通信等专业本科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参与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对于该模式的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混合式学习研究的状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法对2009年~2017年发表于国内期刊的学术论文进行量化统计,从论文数量、学科分布、研究群体、研究内容四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从论文数量来看,近十年混合式学习研究总体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应用实践方面的研究增长尤其明显,创新性和研究深度均有较大提升;从文献来源来看,文章主要集中于教育理论、计算机领域、语言文字、职教和高教,混合式教学占了绝大多数;从研究群体来看,主要研究者来自师范类高等院校;从传播角度看来看,以2014年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从研究趋势来看,混合式学习系统设计的发展呈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理论性强,操作具体,逻辑性强,易激发学生兴趣,传统学习模式理论学习与借助网络的微课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模式由单一转为混合,可以实现师生互动。

二、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构建

现有地域、历史、经济发展等不同导致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构建情况大有不同,尤其是部分高职教师能力有限、学生基础不同,更是加大了这一差距。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内容,并不意味着一味模仿,而是尽最大努力去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以及加强相对应的教育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本校的优势,创造出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特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教师要从根本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已有的传统优秀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并完善教育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吸取其他高职院校优秀的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的教育管理内容,减少本校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管理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现有的教育管理内容。教师应寻找、补充更多事例,努力挖掘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培养模式深度,使课堂讲解有理念,联系实际,并结合经典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在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中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体现除作为信息论和信息类相关课程的先修课程的作用。寻找、设计更多的实验案例,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能通过任务项目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地检验教学工作。

1.贯彻和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一关键理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它已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结合,并且获得不错的效果。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社会对高职教育更加重视,这就要求高职教学应该及时创新改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教学方面。例如,通过小视频等网络技术平台应用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高效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多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混合学习模式需做到“合”中有“分”

要想更加高效地实现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创新方面的突破,就必须对每个阶段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进而“分阶段”完成这项工作。这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管理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通过“混合”促进学生全方位学习,尤其是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结合传统教学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能结合团队的力量,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

3.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亦需共建共享

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使用可以为教师提供合作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共建和评价反馈等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使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管理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帮助高职院校发挥教学、科研等于一体的教育模式的优势,从而推动混合学习模式在更多方面的应用。凭个人力量很难做出量大、质优的微课,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从学科思想方法和学习价值的角度,集思广益,发挥团队力量,放开思路,深入分析讨论高职院校期望教师获得的大学各学科教学思想方法、核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从本质上抓住学生混合学习需求,相互借鉴,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群。

三、结语

通过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研究,教师可以系统地优化相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同时,教师可将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培养计划的培养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基础课程融会贯通,兼顾课程的基础性和系统性,从意识、技术、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探索和总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毛莉,杜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01).

[2]倪振荣,魏丽.基于微课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远程教育研究,2014(05).

[3]罗丽莉.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运用分析[J].职业,2016(15).

[4]白春红.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模式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6(12).

[5]范杨慧,董峰.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现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

[6]魏立荣.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模式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
《民航基础知识》课程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