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2019-01-27 13:30
浙江经济 2019年21期
关键词:热电燃煤比重

应进一步加大热电、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减煤”力度,加大落后企业、产能和设施淘汰力度

煤炭,是现代工业的食粮,也是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它在为我们带来光和热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只有有效减少排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逐步下降。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已由2011年的70.2%下降到2018年的59%。按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政府承诺和“十三五”能源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8%,消费量在41亿吨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煤炭比重降至50%左右。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重点区域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要求“十三五”期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18年,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到2020年,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42.8%以下。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大力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2018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进一步加强能源“双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31亿吨以内的目标,并明确了淘汰落后用煤设备、减少原料(工艺)用煤、合理控制统调燃煤电厂用煤、压减自备电厂发电用煤等四个工作重点。

浙江省“减煤”情况。全省煤炭消费总量2015年为13826万吨,2016年13948万吨,2017年14262万吨,2018年14180万吨。2019年浙江省“减煤”目标任务为:在2018年基础上削减720万吨,其中省统调发电用煤计划削减600万吨、地方用煤计划削减120万吨,总量控制在1.36亿吨以内。当前地方“减煤”形势较为严峻,与年度“减煤”目标要求差距甚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不少地方对“减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新增用煤项目把头不严、“减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总量控制对策。进一步加大热电、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减煤”力度。对水泥、钢铁等重点高耗煤行业实行错峰生产,切实削减煤炭消费。加大落后企业、产能和设施淘汰力度,确保完成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同时,要求地方热电企业使用高热值煤炭,入炉煤炭热值不低于5100大卡/千克。压减地方高耗能抽凝机组发电,严格按照“以热定电”原则安排发电计划,控制抽凝机组发电出力。加快推进“抽改背”技术改造,切实落实“每家热电企业最多保留1台抽凝热电机组”的要求。结合用电需求控制、削减不合理和低效用热需求,加快推进煤改天然气。对地方用煤不降反升、完成年度削减目标差距较大的设区市以及重大项目,实施预警监察、通报约谈、高耗能行业缓批限批、热电规划限批等措施。目前已发布三期煤炭消费预警通报,督促各设区市充分认识“减煤”目标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与国家积极沟通,大力争取省外来电量和供浙天然气资源,防止随着天气不断转冷、用电需求大幅攀升、天然气供浙资源趋紧等原因,造成省统调发电用煤和地方用煤出现较大增长的情况。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应该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也是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不能被简单地理解成“减少煤炭产量”或“减少煤炭消费量”。“减”去的部分,应为煤炭的低效消费量,并因此减少相对应的煤炭产量。增加以煤炭为原料的清洁能源使用,实现煤炭从燃料到原料的转化,将煤炭清洁利用扩展到全产业链范畴,让煤炭成为生产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

猜你喜欢
热电燃煤比重
福州热电两台660MW热电联产工程核准获批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比较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燃煤电厂主要污染物及其处理研究进展
In填充下In0.3Co4-xNixSb12-yTey系热电材料的研究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燃煤联姻生物质困局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