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中加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思考※

2019-01-29 06:34王丹妮陈莉华蒋自强郭会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方药名医老中医

王丹妮 陈莉华 蒋自强 ,2 桑 锋 ,3 郭会军 *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艾滋病重点研究室,河南 郑州 450000;3 河南省病毒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0)

名医经验传承工作是实现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名医经验传承是助力也是挑战。如何使名医经验被很好的传承,在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中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就培养中医院校研究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原因、意义、方法和要求作初步探讨,简述如下。

1 培养研究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意义

名老中医传承能力的培养能够增加研究生感性认识,开阔其医学视野,增强学生临床实践的自信心,解决研究生在接受中医教育中的信心危机问题。在研究生中培养其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可以接受名老中医的言传身教,使得研究生学习阶段再也不是单打独斗,可以和名老中医交流沟通和共享知识,从而激发研究生的临床兴趣和科研兴趣,为中医事业培养人才,使其薪火传承。

2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最佳时机

研究生教育是中医高层次教育,重在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院校研究生在考入研究生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医学功底,在研究生教育的书本学习阶段和开题、答辩阶段也继续锻炼了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研究生教育这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紧密的阶段,研究生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医案学习和整理能力,以及参加导师课题讨论、论证、实施等科研活动中所锻炼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也都空前提高,研究生有深入研究的潜质,有时代的紧迫感和抢救文化资源的使命。要想中医事业发扬光大,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一言以概之,研究生有基础、有压力、有动力、有使命造就了研究生教育阶段是培养名老中医传承能力的最佳时机。

3 培养研究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方法

目前常见的传承的方法一般是传统意义的跟师学习、整理和研读医案、总结方药、著书立说,还有大数据时代带来的通过数据挖掘多角度解构医案,来发现名老中医用药规律和特色,总结其学术思想和经验。

3.1 跟师学习 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以前的师承教育,由于现在生活节奏较快,学生们一般先接受义务教育并上大学甚至研究生,不可能少小跟师,所以在跟师的有效时间内要求研究生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研究生要在名老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过程和理法方药的考量以及最终患者复诊时对疗效的判断等等都要细心观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整理医案、总结方药、著书立说等。

3.2 整理和研读医案 医案是诊疗活动的客观载体,能反映诊疗的内在规律。整理医案要抓住医家擅长的方向和匠心独运的地方,既要反映医家独特的经验,又要求涵盖医理,要求研究生对一个医家的医案反复写、反复修改。真正的医案整理境界能做到《临证指南医案·嵇序》所说:“其处方也……及效十年之后,投之所向,无不如意,迎刃而解,涣然冰释。”医案记录的诊疗过程和方药不仅当时有效,数十年之后别人依据医案用,仍然药到病除,这才是好的医案,大家乐于学习的医案。整理医案非常考验基本功,要求整理的医案反映医疗活动的客观记录,能当得起素材,要求文字通畅严谨,症状医理能经得起剖析,还能反映医家独到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研读医案,要求了解医案前后背景,知道当时背景下用药的作用,明白其中用药的道理,也就是医家的学术思想。整理和研读医案应为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能沉下心来定期整理和研读医案,抓住主病、主证(症)、主方,才能严合师意,提炼思想,著书立说,形成建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3.3 总结方药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培养,总结方药也很重要。喻嘉言曾说:“先议病,后议药”,先抓主病、主证(症)、定治则、治法,出处方,这里指的是学习医家处方用药的思想,比如专方治专病、专药治专病。如国医大师王琦[1]用连茅五草汤治疗尿路感染,用夏枯草、苏叶、百合来治疗失眠等。名老中医李发枝用御寒汤治疗艾滋病气虚感冒[2],用黄芪、赤芍、防风来治疗前后二阴疾病[3]等。整理医案和总结方药都要注意反映其独特经验的方药。

3.4 引入数据挖掘多角度解构中医医案 数据挖掘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根据挖掘目标选定的方法对包含大量、复杂信息知识的这种高维度数据比如医案进行研究,实现可视化结果,形成知识库。对医案中理、法、方、药等要素解构,挖掘名老中医的临床诊疗思维、经验及特色。目前解构中医医案主要包括从病、证、方、药分类等。从病分类解构医案目前在名医经验的数据挖掘中应用比较广泛,通常用以研究名医名家对某种疾病的核心药物及处方,梳理名医名家对某一疾病的具体辨证论治及立法处方思路,在此基础上升华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促进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我们曾经从病分类解构了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相关的咳嗽[4]、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5]等医案。以药分类的挖掘医案的方法因其信息含量有限,切入角度过窄等一般是以病分类的有益补充。郭位先、吴嘉瑞等曾对颜正华教授含有酸枣仁[6]、牛膝[7]等处方用药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方分类进行数据挖掘也是名医数据挖掘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从异病同治、方证相关角度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是常用的方法,比如分析某医家应用当归四逆汤相关医案[8]。几种方法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因此研究生都应掌握,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

4 对研究生的要求

最后,培养中医院校研究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对研究生提几点要求:(1)诵读经典,强化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广博而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要贯彻医学生终身,自身不同的阅历和积累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认识都是不同的。跟师过程中或者接触名老中医过程中,你会发现医家对中医经典烂熟于心,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强大自身,才能在跟师学习中领悟名医的诊疗思维和特色,才能整理出严合师意的医案,挖掘出名老中医认可的学术思想;(2)批判性继承,加强中医思辨能力。批判性继承即综合知识分析、推理、反思后继承,整个过程能动性更强、更谨慎。这就要求研究生多临证、多思考、反复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批判性继承也包括对各种传承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区分、鉴别,可以筛选符合自己需求的方法;(3)树立主动性传承意识。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应树立主动性传承意识,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己任,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做好以上三点,学习好名医经验传承的方法,中医事业一定能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方药名医老中医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名老中医举办座谈会共话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让名医们上线
老中医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