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岗位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2019-01-29 10:27杨晓玲
卷宗 2019年3期
关键词:岗位管理公共图书馆创新

杨晓玲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图书馆承担着传播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任务,为给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一形势下,促进公共图书馆岗位的发展与创新就变得十分重要,也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岗位管理;创新

公共图书馆属于政府建设的事业单位,其岗位的改革创新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这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改革道路。

1 图书馆岗位管理概述

图书馆的岗位管理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以岗位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岗位的位置建设以及绩效、薪酬设置。而从狭义来看则是对岗位自身进行的基本建设,包括岗位具体的职责分析、结构比例、管理制度等等。图书馆的岗位管理来自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岗位的有效控制,保证图书馆的稳定运营。

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共图书馆也开始致力于转型升级。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读者们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阅读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们的需求,图书馆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从另一方面来看,图书馆服务模式、运行流程的变化对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有了进一步提升。因此,图书馆岗位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迫在眉睫。这一变化不仅仅是图书行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更为其发展带来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当前情况下必须加快岗位管理的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合理的岗位体系,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2 公共图书馆岗位管理现存问题

2.1 地位低、收入少,人才难求

由于公共图书馆所沿用的人事制度较为落后,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收入较少且社会地位不高,即使有高素质人员前来任职,其薪资和福利待遇与其他管理人员也相差无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对高学历的人才缺乏吸引力。

2.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僵化

由于公共图书馆属于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此其人事管理制度也遵循了政府的相关制度。但是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人事制度,从而导致岗位管理僵化,缺乏创造性。并且很多员工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就此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员工之间论资排辈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圍,导致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从而降低了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服务管理水平。

2.3 单一服务方式,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很多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思想僵化,没有转换自己的思想。目前,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许多读者不仅仅满足于原来的服务模式,产生了许多新的需求,但是一些工作人员依旧认为图书馆单纯是一个存放书籍的地方,将自己的工作只局限在帮助读者借书与还书,忽略了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员工潜力的挖掘,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资源。

2.4 缺乏专用经费,员工培训未能制度化

图书馆的岗位管理与创新,不单单需要工作人员自身转换发展思想,更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很多图书馆在转型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但是却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开支。在岗位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全面的对员工进行培训管理,转变其固有的思想。目前,很多区县一级的图书馆中可以接受培训的人寥寥无几,乡镇一级则更少。缺少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但会影响工作人员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不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3 公共图书馆岗位管理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配套机制

要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岗位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实现岗位管理制度的改革,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并且可以保证工作人员自身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该完善工作人员的聘用制度,选拔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来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体系、绩效统计等程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岗位终身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形成以知识、能力、素养为核心的评判机制,让工作人员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图书馆内的各个岗位进行分类管理,使每个部门都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岗位运行机制,从员工自身的特长出发来安排工作岗位,使其可以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的规范、科学与高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

3.2 探索符合公共图书馆特点的机制

目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事业单位也开始逐步改进薪酬分配制度以及相关的绩效统计制度。公共图书馆也应顺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建立收入水平与工作业绩、岗位职责以及服务水平相结合的工资分配制度。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让同岗位之间的工作人员产生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同时图书馆在引进高素质人员的同时还应该在专业领域之中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与评价标准,从而使高素质人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更好地吸引其他优秀人才。最后,针对图书馆内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总体上进行管理,确保图书馆的健康稳定发展。

3.3 实行图书馆非核心业务的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指将图书馆内一些非核心的业务以及相关岗位交由其他组织进行管理,引进社会力量对其进行管理。这一制度在全国已经开始陆续进行实践,这一方式既可以缓解图书馆管理的压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例如,在2012年,深圳市的盐田区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以及罗湖区图书馆将馆内的网络管理、文献上架、图书加工、数目采访等工作进行外包。另外,在2011年天津图书馆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并且按照天津市的工资标准进行工资的发放,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些服务外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3.4 构建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

当前正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需要由原来单一被动的服务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因此图书馆应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手段,这一转变需要工作人员有过硬的素质与知识技能,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图书馆可以利用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图书的分类管理以及数据库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为其提供更加多样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

4 小结

图书馆事业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当前,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图书馆迎来了开拓发展的大好机遇,因此,加强其岗位开发和管理的创新,认真研究影响图书馆发展各种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祥保,钱鹏.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岗位设置与管理机制[J].图书与情报,2013(4):12-17.

[2]武婧.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9):113-114.

[3]赵琛.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岗位设置与管理[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3):14-16.

猜你喜欢
岗位管理公共图书馆创新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