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2019-02-01 02:07王帅刘莹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郑州

王帅 刘莹璐

[提要] 随着农业生产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北斗卫星技术的结合,智慧农业越来越受到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视。智慧农业的普及不仅带来农业建设的高速发展,更促进区域内的经济水平整体提高。郑州市作为第一批智慧农业发展地区,其发展趋势向着生产智慧化、经营智慧化以及服务智慧化不断迈进。

关键词: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经营;郑州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26日

一、智慧农业的含义及特征

(一)智慧农业的含义。智慧农业主要是指农业生产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储存以及市场销售等各阶段与新兴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以及北斗卫星技术相融合,最终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式。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智慧农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农业“智慧”的开启,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我国产业化升级,转变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战略影响意义。

(二)智慧农业的特征。首先,智慧农业具有高效性。智慧农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改变了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其次,智慧农业生产绿色性。智慧农业的建设理念是环保和节约,其生产方式必然是绿色且经济。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是在党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下提出来的,其建设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随着新兴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智慧农业必然走上生态和环保的道路;最后,农业信息的交互性。在智慧农业的引导下,农业各类信息将更容易传递到农民手里。通过技术上的交互,农民在农业信息处理上、农业技术应用上和农产品销售上都会有质的飞越。

二、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智慧生产将是未来主导

1、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尽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兴起,郑州市的传统农业模式似乎开始走向尽头。郑州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大多都是四五十岁和六十多岁的老农民,年轻人已经难觅其踪影。在“80后”、“90后”的新生一代的意识当中,他们已不再把农业作为自己的归属,更谈不上对土地具有多深的感情。在郑州乡镇,年轻人更倾向于出去打工,而只有老一辈的父母在家务农,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对于传统农业来说,生产劳动力已经非常缺少。

2、农业品牌项目勃发兴起。随着郑州智慧农业建设的推进,品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树立起来,增强了农产品企业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郑州的智慧农业项目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各县政府的政策支持,帮助了大量农民发家致富。在未来几年内,郑州的智慧农业建设仍会蓬勃发展,最终带动郑州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3、智慧生产提高农业效率。把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图1表明随着郑州市农业技术的升级和农业设施的改造,智慧农业使得该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平稳上升,且在2015年粮单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智慧农业在郑州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在政府的领导下,随着智慧农业建设不断的深入,农业生产率必会稳步提高。(图1)

(二)智慧经营将是未来主题

1、电商改变经营模式。通过近5年的发展,河南省的跨境电商企业园区将会突破100个,超过1,000家的电子商务企业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在河南省大的政策支持下,郑州-洛阳-开封区域将会建设50余家电商孵化基地和100个海外公共仓。总体而言,未来的5年内,在党中央号召“互联网+”的背景下,郑州市的电子商务企业将会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2、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在郑州市政府的努力下,郑州市基本实现了全乡镇建立邮政服务网点。国内的几大龙头快递企业也均已完成县级超过80%的网点覆盖,四级网络服务初步形成,为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2016年4月,“一带一路”阿里巴巴1688进口货源平台在郑州落户。郑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核心城市,目前已经形成空港、陆港国内国外双枢纽物流体系,并成为内陆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

3、多种高新技术不断应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北斗卫星技术的应用,将会为智慧经营的壮大提供可能性。基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北斗卫星技术的应用,郑州市努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该市提倡综合运用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信息采集与传输、移动数据采集与可靠传输等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要涵盖肉类、水产、果蔬、茶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同时,要研发RFID技术在农产品医用、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等技术,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化建设。

(三)智慧服務将是未来主打

1、农业信息服务不断加强。2016年,郑州创造“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目前,郑州市的农业信息服务越来越完善,形成了市县有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区域和乡镇具有农业信息服务站,村组有信息服务点的三层服务体系。在周边乡镇,乡镇区域的龙头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带动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流通,农民经纪人以及农业经营大户促进了整体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效益增加。郑州市现已向乡镇派遣3,000多名培育员,能够辐射周边乡镇农民20万户。整体来看,在郑州党政领导政策的支持下,信息服务会越来越完善,信息更新会更快。

2、农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随着农业建设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农业技术的服务能力会越来越高。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郑州市建设成了精准农业物联网。到目前为止,中牟、荥阳和新郑等地区完成了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设。现在郑州周边区域的农业生产已实现智能感知系统、做到智能决策和预警,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做到专家在线指导。农民对于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系数可以实时掌握,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

3、农业保障服务将更全面。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现代化信息资源丰富。通过郑州市政府的努力建设,农民通过无线网络可以进入20多个农业数据库搜索资料。如河南省农作物品种数据库为农民提供了生产依据。在大数据的应用下,为郑州的智慧型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服务。郑州依靠河南众多高校研发了多种农业生产保障系统。例如农业生产技术危机模拟专家系统和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专家系统等。目前,郑州市的农产品网络监测点共有140个,其中农贸市场47个,农产品超市6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9个,在乡镇的检测点21个,监督能力强大。在未来,将要实现郑州市蔬菜集中种植区域内47个乡镇255个行政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三、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建议

(一)强化高新技术应用范围。首先,应加强郑州郊县的物联网覆盖区域。郑州下辖各县市,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统一规划智慧农业建设,应把物联网技术的覆盖面拓宽,政府的服务政策要跟上农业发展的步伐,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郊县的普及应用。其次,优化北斗卫星技术的应用。北斗卫星是我国最新技术的研发,但在农业的具体应用上仍然存在着滞后性。郑州市政府应与各技术研究所或企业深化合作力度,结合北斗卫星的技术,研发新型的身份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源管理技术突破;在微型化、节能、低成本上有所突破。最后,应以地理信息、网络通讯、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全面建立生产要素管理、网络科学决策、实时监控调度、远程预警指挥一体的信息技术系统平台。

(二)改进郑州市政府的建设措施。首先,郑州市政府不断研究制定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方法,推进以奖代补的资金使用办法;推广农业保险在郑州郊县的全覆盖,保障农民等市场经营主体在遇险遇灾时有解决的办法。其次,要继续完善农业发展的菜篮子政策;开展农业担保试点工作,成立郑州市都市农业研究院,为智慧农业发展担保审核服务。最后,开展智库调研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家开展农业技术等服务。

(三)增强农民的技术职业水平。掌握高端的应用技术,要有对应的职业技能。目前来看,郑州市郊县的农民文化水平整体不高,追求高尖端技术的应用意识较缺乏,缺少长远的发展计划。郑州市政府应继续增加农业推广人员,加强农业技术站的建设速度。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户设立系统的学习平台,建立多方面的推广渠道,培养农民的科学应用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思维模式,以便让智慧农业在乡镇得到更大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兵,唐平,吴健.智慧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

[2]刘建波,李红艳,孙世勋,杨兴龙.国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8(11).

[3]吴群.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8(10).

[4]车晓曦,李文胜.智慧农业优化农资金融服务的应用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9).

[5]蒋璐闻,梅燕.典型发达国家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8(5).

[6]何翠榮.“互联网+”下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研究[J].江西农业,2018(18).

[7]韩晓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现状探析[J].山西农经,2018(14).

[8]雷娅,钱薇柯,张鹏.关于白水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8(28).

[9]马磊.浅析乡镇工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2018(28).

[10]冯霞.对上海发展智慧农业的初步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8(9).

[11]刘朋虎,赵雅静,赖瑞联,罗旭辉,陈义挺,翁伯琦.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13(3).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Analyzing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Websit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US and Japan
梦启郑州
郑州外国语学校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技术智慧元素探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