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微课进行预习

2019-02-06 04:00陈世勇
江西教育A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微课前预习导学

陈世勇

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是信息化翻转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这方面案例较多,但效果不一。那么,应如何提高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效能呢?

一、明确预习方向

预习的方向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相对浅层学习、针对传统知识教学过于注重表层的符号学习而提出来的;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借助老师的帮助,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实现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完成意义建构,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不断增强学习力,帮助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二、制作优质微课

微课不是一个短小的课堂实录片段,不是“瞎子摸象”,而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的主要功能在于激趣、解惑,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短小精悍,精力集中;方便传播,永久再现;自我控制,个性学习;突破时空,方便灵活”等特点。

如何制作优质微课?

选题要小。做到一个微课解决一个重要细节或一个突出问题。

切题要快。因微课时间短,切题一定要“快”,或设计简短情境导入,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讲解要精准、清晰、透彻。这对课件提出了较高设计要求:整体建构,逻辑清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可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难点。

小结要画龙点睛。小结是微课的重要环节,或总结规律,或提醒注意事项,要有画龙点睛之效。

录制要精良,声画和谐。课件背景、布局、颜色要恰当、美观、简洁,录制环境要安静。教师语言要精准、清晰、生动,富有感染力,能达成“一对一启发解惑”的效果。

另外,微课的使用要遵循适用原则,当学生不借助微课也能自学明白时,那就不要为了微课而微课。大道至简,只要能解决问题,越简单越好。

三、配套自学导航

深度预习,少不了导学单。如何设计有品质的导学单?

学习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面向全體学生,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分层而定,表述简洁具体。

基本知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时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理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基本应用。检测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以一道经典例题为示范,挑选一至三道习题,设计变式,注重迁移和举一反三。

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挑选两道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注重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

反思与建构。学生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及困惑。记录课前预习所留困惑的解决思路,完成本节课的建构。

该导学单目标明确、结构完整,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注重建构,突出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分层设计,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四、规范预习流程

第一步阅读导学单,了解本课涉及哪些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划概念和关键词,找逻辑关系。第三步试着逐层完成导学单,先完成基本知识填空,然后在读懂例题的基础上完成基本应用,最后完成综合应用;若遇到困难,则观看相应微课。第四步反思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记录观看微课后仍存在的困惑,形成问题档案,提交给教师,以备课堂互动解决。

五、做好过程监督

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需要学生自觉完成。但现实中学生往往不情愿、不自觉。为了保证良好的预习效果,就需要有效的过程监督。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利用平板、手机或电脑开展微课自学进行全程记录和监督,还可以做到信息及时反馈、智能统计分析和实时互动交流。如果没有条件配置网络学习平台的,则需要请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并打卡。

教师要致力于挖掘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点,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实施翻转教学,使学习方式和教育样态发生转变,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教学效能,提升教学质量。(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利用微课前预习导学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