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

2019-02-06 04:00黄菁婧
江西教育A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绘本创作课文

黄菁婧

小学生还没形成系统的学习观念,自学能力较弱,不少老师因此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只能学习,不会创作;即便有些创作,也局限于童话或诗歌方面。而这类体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系统培养习作能力也是很不够的。其实,利用创作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多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学生绘本式创作——发展探究式学习

绘本也是一种语言,它可以将原本较复杂的内容以更形象和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低年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通过文中的图画进行语义贯通的,因此,绘画和插图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创作内容可以先从课本开始。低年级课文故事性强,可让学生在预习中将文本试着改为连环画,比如把《乌鸦喝水》一文做成四格漫画。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锻炼学生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的技能;二是帮助学生把握文中对话的应答或对应环节;三是培养学生提炼文中关键词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质量就能得到极大提升。

指导学生深入文本,借助文后续写要求,进行文后延展类绘本创作。二度创作的好处,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文主线,锻炼发散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发现、整理线索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快乐。

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所以,绘本式创作的最后一关,是指导学生进行文体剥离。学生除了掌握课文、习作要求中出现的文体模式,也要进行类似剧本分镜、微电影拍摄、学术报告展示等多种文体模块式研究。在这一环节中,可逐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变手绘式创作为电子图文式展示,提高学生的作品提交效率;变平面化教学为立体化展示,提升学生展示作品的质量;变课文延伸举一反三式学习为主题研修触类旁通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不断观察、比较和创作中,学生将逐步习得读图、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二、学生集体式创作——体验合作式学习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合作学习的概念一直得到高度重视,许多课堂教学中也有小组学习、展示等环节设计,但对提高学习能力方面,成效表现并不一致。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式学习?集体创作是一个好方法。

集体创作的范围非常广泛,小组学习中的归纳发言、学生接龙作文、学生集体习作等,都属于此范畴。比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以课后连线为话题出发点,设计多个情景:“大树爷爷生病了,他多么盼望有人来给他治病啊!”“禾苗弟弟生病了,他多么盼望有人来给他治病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三次对话模块,根据文中不同动物给不同植物治病的特点,进行新的《大树爷爷》《禾苗弟弟》等童话组合创作。通过对相同素材的不同排列组合,学生不但了解了文中的知识点,还明白了文章的写作结构,在集体仿说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学生经验式创作——尝试自主式学习

课程是一扇大门,教师领着学生走进这扇大门,“授人以渔”才是最终目标。学生在学习各种技能技法的同时,归纳和整理学习方法,并将所得经验形成文字及可推广的范式,才是自主學习的最终目标。

学生还可以授课。他们借助自身经验,以小组为学习阵地,收集资料,制作绘本、PPT,再进行全班展示。小组教学应用于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将生字特点、文章风格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于学科学习;小组教学应用于课文理解,学生可以针对作者背景、学习本文中的困惑等进行专题研究……

一系列的整合、运用,学生在充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既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提升了文本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只有掌握多种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体验式学习,学生们才能懂得学习、学会学习,在文本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九龙湖分校)

猜你喜欢
绘本创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绘本
绘本
绘本
背课文的小偷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