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修炼助推教师成长

2019-02-06 04:00林通
江西教育A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力教师队伍班级

林通

近年来,教师入职机制不断变革,原先的师范毕业分配制已基本过渡到面向全社会的考试招聘制,许多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了教师队伍。而且随着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的提高,教师招聘考试逐年升温,非师范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以笔者所在的小学为例,35岁以下教师中,非师范类毕业的就占20%。这些“非科班出身”的青年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也没有进过学校参加见习、实习,一时间很难胜任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在承担培养学生责任的同时,还要勇敢挑起培养教师的重担。那么,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呢?

激发学习力

激发学习力,就是要让教师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与经验。差距源于不足,不管是知识不够,还是经验不足,都需要靠学习来弥补。首先要让教师乐学。教师平日工作都比较繁忙,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学习,学校的影响和要求很重要。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全校层面的阅读分享活动,通过赠书、共读、分享、交流等方式,让教师带着任务读书,然后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相互受到感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结合教师自身特点,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有些教师粉笔字、普通话等基本功较差,通过培训教给方法,并督促教师加强练习,一段时间下来,当教师看到自己技能在提升,感受到学习有用,能转化为工作进步的能量,自然会激发起学习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次要引导教师善学。华东师范大学李振涛教授说:“读天地人事,育精神宇宙。”教师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在工作与生活中读“无字之书”。有的学校让新入职的老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系列专著,名为“奠定纯正教育底色”,实际操作中收效甚微。一方面是教育巨著理论性太强,一线教师读不进去;另一方面是教师很难将理论转化到工作中去。刚入职教师的学习,不如从读好一本教育期刊开始。大致了解一些学科教学的前沿理论,主要学一些拿来就能用的方法,当在实践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回过头来读那些“大部头”,定能豁然开朗、事半功倍。

训练行动力

训练行动力,就是要培养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人说,烦恼的根源主要在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对于刚入职的教师,接手一个班级、承担学科教学,摆在他们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的确很多。面对问题,如果只想不做,不仅工作没有任何进展,而且会越想越糊涂。所以,多想无益,行动至上。

训练教师的行动力,要引导教师从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不管是学校的活动,还是班级管理、日常教学中的琐事,不要等待,不要拖延,先行动起来。只有做了,才能发现问题在哪儿;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能力和经验是在不断的行动和改进中提升的。

训练教师的行动力,要引导教师敢于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行动。这也是走向研究、走向创新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课前难以安静下来这一问题,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诵读“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之类的儿歌,有一位教师就想,能否每周背一首诗词,课前诵读,代替一成不变的儿歌。这位老师将想法付诸行动,并坚持做下去,一段时间下来,课前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这个班一道亮丽风景,学生诗词积累量也大大增加。

增强管理力

增强管理力,就是要教师处理好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班级风貌少不了教师的教导,但至关重要的是教师的管理。很多刚入职的新老师,在教学上付出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依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说到底还是管理力不够。相反,有些中老年老师,知识水平并不高,教学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们带的班级各项表现都很优秀,究其原因,还是在管理上有一套。

增强管理力,要从管好学生开始。管好学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制定班级公约,让全班学生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有具体的行为准则,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能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如培养责任意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自律,更有担当。不管用什么方法进行管理,都要注重评价。有了行之有效的评价措施,才能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

增强管理力,还要做好家校沟通。处理好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以及家长与家长的关系,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把“一切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作为核心目标,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教给家长育儿策略,形成家校合力。

培养合作力

培养合作力,就是要让每位教师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一个教师能不能更好地成长,工作群体的影响作用巨大。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看这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强不强。所以,培养教师合作力,既是为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是为了整个教师团队的发展。

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要培养教师的合作力,首先要建立合作机制。着眼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可以开展师徒结对;着眼教学教研项目突破,可以组建项目攻关小组;着眼团队整体工作的提升,则可以通过年级组评价来实现。合作机制贵在坚持,运行到一定时候,就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团队的每一个人,促进团队的成长。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就有着“一人唱戲,众人搭台”的合作文化,一位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比赛课,组内同事会一起来帮忙,大家分工合作,协助备课,做课件教具,陪同磨课,甚至帮忙代课、处理接送孩子等事务,所有人都把这些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这种合作中,教师不仅学会了教书,更学会了做人,就会快速成长起来。

提升课程力

提升课程力,就是教师要着眼于立德树人,提升教学教育能力,这其实是对教师成长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已经由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程力。

一方面,教师要熟悉学科教学规律。教师要常常思考并清楚认识: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的宗旨是什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哪些,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又是什么。只有在宏观上认识正确,才不会在微观上兜圈子,走错路。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不是接纳,而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这就告诉我们,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时空,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学,才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和突破的。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师就会有组织课程、实施课程的方法和策略,也会有主动开发课程的勇气和智慧。

“五力”修炼,主体是教师,成败关键是学校。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当前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和方向,沉下心来,把成就教师、发展教师放在核心地位,学校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猜你喜欢
五力教师队伍班级
五力齐发筑同心 汇智聚力促发展
中央企业提升国际传播“五力”的思考
班级“四小怪”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不称心的新班级
加强“五力”学习 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