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与超声雾化在急性咽喉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9-02-10 09:01张利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五官科辽宁沈阳1101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喉炎咽喉炎饱和度

张利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五官科 (辽宁 沈阳 110101)

内容提要: 目的:临床研究氧气雾化与超声雾化在急性咽喉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咽喉炎患者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治疗方式被归类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氧气雾化方案治疗;对照组:49例,采取超声雾化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效果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与超声雾化吸入相比,氧雾化吸入对缓解急性喉炎的临床症状更有效,治疗过程更舒适。患者无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急性喉炎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也很险恶。它是耳鼻喉科的急性疾病。常用的雾化吸入方法包括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为了探讨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喉炎的效果,进行临床对照观察,为临床护理工作选择雾化吸入方法提供指导。本研究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咽喉炎患者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氧气雾化与超声雾化在急性咽喉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咽喉炎患者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治疗方式被归类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4~49岁,平均(46.7±2.1)岁,吸气性呼吸困难分度:Ⅰ度30例,Ⅱ度16例,Ⅲ度4例;对照组:49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6~49岁,平均(47.8±1.0)岁,吸气性呼吸困难分度:Ⅰ度29例,Ⅱ度16例,Ⅲ度4例。在组间数据中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有急性喉炎的患者。②没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需要调整治疗计划。②在研究之前,患者接受了影响临床结果的药物或物理疗法。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的药物是地塞米松5mg+霉素160000 U+α-蛋白酶2000U+蒸馏水20mL,置于雾化杯中,氧气输送器,氧气流量4~6L/min,氧气雾化器吸入器,4次/d,10~15min/次。持续治疗5d。

对照组:使用的药物是地塞米松5mg+霉素160000 U+α-蛋白酶2000U+蒸馏水20mL,置于雾化杯中,氧气输送器,氧气流量4~6L/min,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器,4次/d,10~15min/次。持续治疗5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血氧饱和度检测:人体收集血液,然后使用血液气体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测量出血氧分压,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临床效果观察:显效:嘶哑的声音改善或消失,咳嗽减少,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有效:声音嘶哑,咳嗽减少,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无效:所有症状均未显著改善或减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氧气雾化与超声雾化在急性咽喉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s),用于组间比较的t检验。计数数据的χ2测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对比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显效41(82.00%)例,有效8(16.00%)例,无效1(2.00%)例,总有效率49(98.00%)例,对比对照组,显效21(42.85%)例,有效17(34.69%)例,无效11(22.44%)例,总有效率38(77.55%)例,具有明显优势,P<0.05。

3.讨论

急性喉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喉部解剖学的特征是喉腔狭窄,喉部黏膜下层松弛,声门下部,淋巴管丰富,炎症后容易肿胀,呼吸困难。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声音嘶哑和犬咳嗽。在严重的情况下,吸入和呼吸困难,并有一系列缺氧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急性喉炎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炎治疗和减少黏膜水肿是关键。由于喉部炎性病变的浅部位置和声带中的血液循环不良,全身用药难以在病变中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并且治疗效果通常不令人满意。雾化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它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雾化药物中,庆大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α-胰凝乳蛋白酶可快速分解蛋白质,帮助黏膜清洁并促进药物吸收;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直接局部作用可迅速缓解症状。因此,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急性喉炎是治疗急性喉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局部药物,迅速减轻喉头水肿。

表1.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对比(±s,%)

组别 n 雾化前 雾化后观察组 50 90.01±4.23 96.69±2.01对照组 49 90.25±4.09 86.25±3.53 P>0.05 <0.05

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是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气溶胶吸入方法[1]。氧驱动的雾化和超声波雾化是两种最常见的方法。氧驱动雾化吸入从接触管中吸取液体,形成药雾。它有以下优点:①吸入药物颗粒大小合适,吸入药物量小,气道阻力不增加。小剂量可用于改善局部痰液、肿胀和消炎作用。②该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时间比超声波雾化短。过程只需5~10min,雾小,过程舒适。它不需要使用复杂的呼吸技术来配合治疗。它非常适合患者[2]。③呼吸的耗氧量会随着急性喉炎的发生而改变。正常人在休息时的总耗氧量为5%,而急性喉炎则高达50%。氧气驱动的雾化是由氧气吸入驱动的。患者一边吸氧一边吸收药物。这对于提高急性喉炎患者的高氧摄入量和预防低氧血症是非常有益的。超声波雾化吸入的原理是装置可以通过产生超声波来破坏罐中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使液体形成液滴并被喷出。使雾中的水分含量超过药物含量。因此,药物的功效缓慢且差,并且治疗时间长。整个过程需要维持在20min左右,患者的依从性很差。本组雾化吸入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表明雾化治疗有效,雾化吸入疗法具有剂量小,疗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两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然而,从两组患者的观察结果来看,氧气雾化吸入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结果表明,吸氧组氧饱和度显著增加[3]。分析的原因是:①超声雾化产生的雾化主要是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稀释气体,从而降低氧气的分压。当超声继续雾化时,整个呼吸道被水蒸气占据,氧气不能扩散进入肺泡。导致患者缺氧。②超声雾化吸入雾化颗粒大,仅向毛细支气管,且噪音大,患者易怒,怕,反射引起咳嗽,刺激迷走神经加重支气管痉挛。③超声波雾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具有一定的压力,可以将口腔周围的空气排斥到呼吸道,使吸入气体的氧气分压很低,患者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不利于排出二氧化碳。氧气雾化吸入使用高压纯氧将药物喷射成小颗粒。气溶胶颗粒的表面携带大量的氧气和液体,使气体通过抽搐和狭窄的气道有效地直接送到肺泡,从而改善氧气的有效扩散。肺泡血流量的氧气效率,从而增加氧分压。

综上所述,与超声雾化吸入相比,氧雾化吸入对缓解急性喉炎的临床症状更有效,治疗过程更舒适。患者无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喉炎咽喉炎饱和度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糖臬之吻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绿茶加冰糖缓解冬季咽喉炎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咽喉炎患者的护理
揿针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急性喉炎不可忽视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