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唤醒器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观察研究

2019-02-10 09:01吴春华朱连芳李翔燕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2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监护仪病理性哺乳

吴春华 朱连芳 李翔燕 兴国县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24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在早产儿呼吸暂停过程中窒息唤醒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本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带有窒息唤醒功能的C60早产儿监护仪监护早产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等。记录并分析所研究的60例早产儿在哺乳、睡眠、哭闹和醒觉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次数及指数,并计算出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研究得出,运用窒息唤醒器来干预早产儿的呼吸暂停情况,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或者缩短的效果。结论:在围绕早产儿开展护理工作时,需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严密监视早产儿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呼吸暂停现象,需及时上报医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确保早产儿的生命安全。

呼吸暂停大都出现在早产儿或者早产儿中,其中,在早产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相关研究表明,胎龄<28周的早产儿具有最高的发病率,为90%左右,发病率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呈现出逐渐降低趋势。当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时,将会导致其心动过缓,在反复发作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早产儿因脑部缺氧而损害自身的脑部功能,严重时还会导致早产儿猝死[1]。鉴于此,本文探讨了运用窒息唤醒器,来对早产儿在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进行观察,以期掌握呼吸暂停的规律,更好地完善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本院确诊为呼吸暂停的早产儿60例,他们的病例分析与《实用早产儿学》[2]中有关原发性呼吸暂停的诊断标准相似。其中,男38例,女22例,胎龄为25周~35周;出生时体重为700g~2300g;所有观察对象都未患有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及窒息、贫血等影响其早产儿正常呼吸的疾病。

1.2 方法

采用具有窒息唤醒功能的C60早产儿监护仪,来实时监测早产儿的心率、血压、呼吸及经皮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采用常规方式将各个探头相连,并在早产儿的足底,安装窒息唤醒器,当监测到早产儿的经皮氧饱和度(SPO2)有所下降,达到60%时,窒息报警器就会通过自动振动的方式,来刺激早产儿足底,以此来达到报警的目的,避免早产儿由于呼吸长时间暂停而导致脑细胞具有较少的供氧量,此外还可以提醒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开展救治。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呼吸暂停次数。运用带有窒息唤醒功能的C60早产儿监护仪,来实时记录在观察时间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呼吸暂停程度,最后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次数,依据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将呼吸暂停程度划分为:5s、10s、15s、20s及>20s,通过分析对原始数据的记录信息,计算早产儿呼吸在60min内出现暂停的次数。②呼吸暂停指数(AI)。AI指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呼吸暂停的时间占据总观察时间的百分比。AI=某一段时间内呼吸暂停时间/总观察时间×100%。AI数值越大,则早产儿就具有更加严重的呼吸暂停现象。③病理性呼吸暂停。当早产儿有>20s的呼吸暂停时间时,则该呼吸暂停即为病理性呼吸暂停。此指标在早产儿四种基本状态下观察,即哺乳、睡眠、哭闹和醒觉安静状态。

2.结果

2.1 观察在不同状态下早产儿的呼吸暂停情况

在窒息唤醒器的协助下,观察早产儿处于四种不同状态即哺乳、睡眠、哭闹和醒觉安静时,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如表1所示。

2.2 早产儿患有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观察早产儿在不同状态下,出现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得出:早产儿在哺乳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指数为6.5±3.8、在睡眠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指数为5.4±2.8、在哭闹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指数为5.7±2.6、在醒觉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指数为4.8±2.5。

2.3 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为病理性呼吸暂停的情况

观察早产儿在不同状态下,病理性呼吸暂停出现的情况为:在睡眠状态下病理性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46.7%、在醒觉状态下为0、在哭闹状态下为0、在哺乳状态下为25.0%。

3.讨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大都出现在出生后的第2~6天,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就具有越高的发病率,一般在出生后的第37周时停止。当前,在临床上出现早产儿呼吸暂停情况时,大都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弹足底或者托背来开展救护,带有窒息唤醒功能的C60早产儿监护仪的原理与之类似[3]。这种窒息唤醒器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时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呼吸、血压、心率及经皮氧饱和度等,从而促使窒息唤醒器在感知患儿氧饱和度变化的情况下,作出相应的反应,以此来达到报警和及时救护的目的,充分保障了早产儿的生命健康,并且极大地提升了护理干预的质量和效率,全面确保了患儿的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窒息唤醒器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一些临床应用效果,最后得出,这种早产儿监护仪能够将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次数大大降低,并且促使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大大减少、消失时间得到缩短。早产儿监护仪还可以在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弹足底、托背等操作,从而对早产儿的呼吸进行刺激,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5]。此外,带有窒息唤醒功能的C60早产儿监护仪,具有监护多种参数的功能,可以对早产儿的心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然而,这种监护仪器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旦早产儿的呼吸具有较长的暂停时间,就无法借助这种设备来实现自救,需医护人员展开救助。

综上,为了有效防范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需尽最大努力避免早产,防止早产儿出现窒息,加强对带有窒息唤醒功能的C60早产儿监护仪的有效运用,全面、系统监护早产儿的生长情况,从而极大地降低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频率,避免由于出现呼吸暂停而损害自身脑细胞功能。早产儿监护仪具有相对有效的作用效果,无其他不良反应产生,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益。

表1. 早产儿在60min内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N=60,±s,次)

表1. 早产儿在60min内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N=60,±s,次)

状态 例次 ≤5s ~10s ~15s ~20s >20s睡眠 40 12.85±8.86 7.43±1.12 1.57±0.18 0.04±0.03 0.07±0.04醒觉 6 10.76±7.54 3.35±0.22 1.32±0.06 - -哭闹 14 10.45±5.23 6.34±0.54 1.23±0.07 - -哺乳 12 10.98±8.01 7.87±0.65 2.34±0.24 - 0.48±0.07

猜你喜欢
监护仪病理性哺乳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会哺乳的树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病理性醉酒的病人在发病期间杀人,构成犯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