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治疗仪导入中药离子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PCT及BNP水平的影响

2019-02-10 09:01王大江万文利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南昌330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肺源治疗仪心脏病

王大江 万文利 江西省胸科医院 (江西 南昌 3301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中频治疗仪导入中药离子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平喘、利尿等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CT及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血清PCT与BNP水平有更大程度的下降,且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中频治疗仪导入中药离子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CT与BNP水平,安全且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以常规抗炎、抗呼吸衰竭、抗心力衰竭等治疗为主,多年以来治疗方法无重大突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PCT)及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可作为疗效评价和判定预后的指标。中频治疗仪导入中药离子治疗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中频治疗仪导入中药离子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响相关研究很少报道,尤其对于客观指标监测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CT水平及BNP水平的影响,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措施并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8月~2019年9月本院住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100例,年龄50~75岁。按入院顺序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岁。

纳入标准:50~75岁的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内科学》,同时满足无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合并症。

仪器设备:郑州贵和医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透化治疗系统(电脑中频治疗仪)ZP-A8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平喘、利尿等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脑中频治疗仪导入中药离子治疗,配套电极药贴药物组成:麻黄、石膏、柴胡、鱼腥草、紫苑等。刺激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30min/次,1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动态监测PCT及BNP水平变化。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每例入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抽血化验PCT(胶体金比色法)及BNP(双抗夹心免疫酶法)水平,同时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的PCT及BNP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2.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治疗,PCT及BNP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一般是由于肺组织的结构、功能特征发生特异性改变,导致肺血管的阻力增加,进而使肺动脉内的血液在流经过程中产生较高的压力。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右心室时,由于血液压力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右心室产生不同程度的扩张或肥大,并有可能导致患者右心功能衰竭[1]。主要病理基础是支气管黏膜增厚与肺泡组织结构破坏,导致患者长期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高、血黏度明显升高;缺氧使血管活性物质增多,使肺小动脉强烈收缩,促使原有肺动脉高压加重,导致血流阻力增加,缺氧使醛固酮增加,水纳潴留;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加重右心功能衰竭[2]。已有研究表明,中药川芎葡萄糖注射液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阻力,改善心肺功能[3];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及丹参酮注射液均能使患者肺动脉压降低,右心功能改善,改善组织供血和缺氧,解除低氧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症状[4]。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是物理治疗方法之一,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可避免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而且离子导入一则因汗孔、毛囊等孔道的电阻小,有利于电流通过;二则此电压可引起角质层α-螺旋角蛋白多肽分子重新分布而形成新的孔道结构从而使药物易于透入,从而增加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治疗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5]。

本研究通过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频治疗仪倒入中药离子治疗,通过比较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PCT及BNP水平变化发现,较之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观察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血清PCT与BNP水平能有更大程度的下降,且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而有效。本文结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丰富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手段,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更好的用于临床也提供了一定临床数据。

表1. 观察组对照组不同时期PCT、BNP检测指标比较(n=50,±s)

表1. 观察组对照组不同时期PCT、BNP检测指标比较(n=50,±s)

组别 PCT(ng/mL) BNP(ng/L)images/BZ_110_428_2244_430_2246.png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观察组 6.56 2.36 0.78 315.65 200.35 78.98对照组 6.87 4.25 2.78 320.62 266.85 198.69

猜你喜欢
肺源治疗仪心脏病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s an effective initial therapy for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