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分析

2019-02-10 09:01李航郑文旭矫桂凤钟小明梁艳晨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经颅半球认知障碍

李航 郑文旭 矫桂凤 钟小明 梁艳晨 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内容提要: 目的:对PSCI患者采取rTMS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88例PSCI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进行rTMS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领域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SCI患者采取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率约为20%~80%,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还会增加病死率[1]。目前,临床上PSCI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危险因素预防及干预等。在药物选择上,多为主要针对阿尔兹海默病认知障碍的药物,其对PSCI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认知功能训练尽管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但患者往往配合度较差,且费时费力。在这种背景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成为PSCI治疗的新方法。本文将对PSCI患者采取rTMS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88例PSC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男性26 例,女性18 例,年龄42~78 岁,平均(58.91±9.79)岁,平均病程(4.35±2.20)个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CA)(12.45±2.17)分。对照组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44~79岁,平均(58.46±10.03)岁,平均病程(4.45±2.13)个月,MoCA评分(12.38±1.98)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综合应用步态训练、平衡训练、作业疗法、物理疗法、针灸等康复疗法。同时进行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包括定向、知觉、思维、注意力等,30min/次,2次/d,每周训练5d,共训练8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进行rTMS治疗,使用仪器:MagProR30经颅磁刺激器(丹麦Tonica公司),线圈直径7cm,最大输出强度2T,刺激深度为头皮下2cm。对患者健侧额叶进行刺激,定位F3、F4点,频率1Hz,每刺激2s间歇28s。每脑区30个序列,每天20min,每周5d,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使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量化分析,共6个领域,26项,总分115分,分数越高,表明其认知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LOTCA评分等)均使用±s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定向、空间知觉、视知觉、视运动组织、动作运用、思维操作等维度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PSCI主要由缺血、出血等因素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致,其主要特征为各项认知功能障碍,可进一步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目前,临床上尚无公认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评估标准,以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神经心理测验量表,例如MoCA、LOTCA、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等,研究发现,后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对认知障碍程度及特点的反映效果较好。从临床治疗情况上看,由于对脑卒中并发症早期关注重点仍为降低病死率、躯体功能恢复,因此PSCI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有研究显示,PSCI具有一定可逆性及可治性,早期积极干预可降低其致残、致死率,对恢复患者生活能力、促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皮质神经元刺激技术,具有安全、非入侵性等特点,从其治疗原理上看,主要是利用线圈产生脉冲磁场,使其在脑实质内产生感应电流,对相应神经元产生刺激作用。rTMS是TMS的进一步发展,可对大脑皮质兴奋性进行调节,例如,高频rTMS能够兴奋脑皮质,而低频rTMS则会抑制脑皮质。研究显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其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可相互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发生脑卒中后,受损半球对另一半球的抑制作用消失,导致另一半球的兴奋性提高,并加剧对受损半球的抑制[2]。分析rTMS治疗的作用机制,推测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第一,高频rTMS可增加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量;第二,PSCI患者多伴有脑局部葡萄糖代谢下降问题,通过高频rTMS可促进脑葡萄糖代谢率提高;第三,rTMS对脑神经递质、突触结构同样具有调节作用;第四,rTMS对多种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蛋白及受体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国外有研究证实,rTMS对改善PSCI患者记忆力、执行力、注意力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3]。也有报道显示,rTMS可改善脑梗死患者学习记忆功能、精神分裂患者注意力以及执行能力[4]。在PSCI研究方面,研究显示rTMS不仅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还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领域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rTMS对改善患者定向、空间知觉、视知觉、视运动组织、动作运用、思维操作等维度认知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与以往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对PSCI患者采取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康复训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OTCA评分对比(n=44,±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OTCA评分对比(n=44,±s,分)

与对照组对比:aP<0.05

组别 阶段 定向 空间知觉 视知觉 视运动组织 动作运用 思维操作观察组 治疗前 7.67±4.14 5.88±2.45 11.82±3.23 11.40±2.79 7.62±1.98 8.92±1.80治疗后 13.98±2.33a 11.08±1.05a 15.94±1.33a 19.29±4.82a 11.08±0.34a 17.08±4.28a对照组 治疗前 7.59±3.65 5.75±2.41 10.38±1.86 10.93±2.55 7.54±1.78 8.88±2.02治疗后 10.02±3.10 8.22±0.65 12.28±2.29 14.38±4.42 8.76±2.25 12.50±6.46

猜你喜欢
经颅半球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一种改进PSO-ARMA半球谐振陀螺温度误差建模方法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