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治疗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9-02-10 09:01王超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尿毒症电解质肾功能

王超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已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42人作为对照组,40例已进行CRTT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有无电解质紊乱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离子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两种方式均有效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各种离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普通透析与CRRT在治疗伴心、肺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中都可以适当缓解肾功能的损害、降低尿毒症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风险,但CRTT较普通透析效果好,是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变发展的终末阶段,在此基础上患者常常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心肺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尿素氮、各种离子等代谢产物的蓄积临床常出现电解质紊乱,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导致死亡[1]。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常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对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8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已实施常规透析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42~78岁,平均(50±10.3)岁,心功能分级:Ⅲ级28例,Ⅳ级14例;透析治疗病程(42.0±16.3)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6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其他6例。已实施CRTT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49±9.3)岁,心功能分级:Ⅲ级25例,Ⅳ级15例;透析治疗病程(40.0±15.1)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13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透析治疗病程等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尿毒症患者均有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Ⅲ~Ⅳ级且有肺功能衰竭。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行常规血液透析及CRRT治疗。排除标准:①排除恶性肿瘤、先心病患者。②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费森尤斯5008S透析机及配套管路过滤器,临床医生配制碳酸盐透析液。患者透析时间设置为3次/周,3~4h/次,透析机超滤率参数为200~400mL/h、血流速度参数为150~200mL/J,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肝素钠皮下注射抗凝。观察组: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CRRT方式;优先选取锁骨下静脉进行留置双腔导管,使用的设备贝朗DIAPACT透析机以及配套管路过滤器,配置对应置换液,机器流量设置为1500~2000mL/h,透析过程中,透析机的另一管匀速输入5%的NaHCO溶液,所有患者选择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方式抗凝;依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情况调节机器透析指标,观察患者的血流量、血压调节超滤量、透析液流量等指标,各指标控制范围:血压调节超滤量(25~31mL/min)、透析液流量(20~40mL/min),血流量控制在180~200mL/min[2]。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紊乱指标;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等。以临床正常值为参照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资料纳入到SPSS20.0 统计程序中处理,应用EXCEL 2010核对数据后分析,计量资料取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及各电解质离子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离子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两种方式均有效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各种离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减退的病变,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疾病的临床综合征[3]。尿毒症患者常常出现高钾等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使得患者出现多器官损伤加重病情。临床上尿毒症的治疗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常规血液透析和CRTT。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和离子均下降,两种方式都有一定效果。常规血液透析应用较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操作也比较方便。但其透析率低,损害了残余肾功能。CRTT是近年兴起的血液净化的新技术,通过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清除溶质,将小于滤过膜孔的物质滤出,把需要的物质又以置换液的形式输入体内,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4]。两种透析方式比较CRTT组各种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由于CRTT溶质清除率高,体内多余的体液和代谢产物可在短时间内被清除出体外,减轻了肾脏负荷,延缓了肾功能衰竭的进程,肾血流量通过CRTT大血流量替代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得到改善,肾脏功能进一步提高。另外CRTT血液滤过流量大,加以吸附等机制清除多种炎性介质、透析孔径小,透析效率较高等优势可有效避免代谢产物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综上所述,CRTT对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肾功能,并且可通过滤过、吸附等机制显著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与常规透析方式相比,CRTT更适用于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治疗。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s)

注:与本组治疗前各指标相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相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Bun(mmol/L) Scr(μmol/L) Na+(mmol/L) K+(mmol/L) Cl-(mmol/L)观察组(n=40) 治疗前 14.85±3.64 355.44±80.12 152.31±12.13 5.89±1.06 97.23±3.05治疗后 8.89±2.55ab 205.32±32.12ab 132.14±6.45ab 3.64±0.46ab 92.12±3.55ab对照组(n=42) 治疗前 14.54±3.81 352.87±79.98 149.65±12.03 5.67±0.98 96.98±2.95治疗后 10.64±2.87a 231.61±48.44a 145.74±7.88a 4.43±0.58a 94.25±7.45a

猜你喜欢
尿毒症电解质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