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2019-02-10 09:01黄庆定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赣州3419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治疗仪盆底肌力

黄庆 定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西 赣州 3419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产妇产后接受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产后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开展盆底训练,观察组产妇产后开展盆底训练+康复治疗仪,对两组产妇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时间短,腹直肌分离距离小,尿失禁发生率低,阴道肌力评分高,乳汁分泌量多,治疗满意度高,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治疗仪与盆底训练为产妇实施联合实施,能够有效加快子宫复旧、促进产后泌乳,促进产后康复,产妇满意度高。

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不仅关系到产妇自身健康,还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尤其对于产妇而言,由于其分娩经验不足也极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泌乳量不足、母乳喂养率低等产后康复问题[1]。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产妇对产后恢复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如何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成为临床面临的重点问题。康复治疗仪是促进产后康复的一种专用理疗仪器,在促进子宫复旧、产后泌乳方面的效果显著[2]。为了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修复,本研究对康复治疗仪与盆底训练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本研究的50例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分娩的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将入选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设为各2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2~31岁,平均(26.5±1.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0.8)周;观察组年龄23~30岁,平均(26.5±1.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0.5)周。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盆底训练,方法如下:实施盆底训练前,先向产妇介绍开展盆底训练的目的、预期效果、基本方法、操作要点以及训练注意事项。指导产妇平躺后,屈曲分开双下肢,指导产妇主动收缩臀部肌肉、尿道、肛门,使盆底肌肉保持收缩、上提状态,持续10s的时间后放松,重复上述动作,30次为医嘱,每日进行3~5组。

观察组:在产后42d开始使用康复治疗仪与盆底训练联合应用。盆底训练同对照组,康复治疗仪治疗如下:仪器为杉山PHENIX USB4,在使用康复治疗仪前讲解使用目的、注意事项等,叮嘱产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对局部皮肤实施常规消毒,贴上有传输体穴能量的黑色硅胶电极,分次将两个乳房治疗片以及腹部专用贴分别贴在乳房以及骶尾的两侧,分次开展子宫复旧治疗以及催乳治疗,并覆盖治疗巾。在实施治疗操作过程中,注意保证电极完全与皮肤相接触,做好固定。刺激强度从小到大进行调节,调节强度过程中注意询问产妇感受,保证刺激强度能够在产妇耐受范围内。每项30min/次,2次/周,10次/疗程,如效果不好,需要增加1个疗程。

表1. 子宫复旧时间、尿失禁发生率、腹直肌分离距离、阴道肌力评分及乳汁分泌量情况(n=25,±s)

表1. 子宫复旧时间、尿失禁发生率、腹直肌分离距离、阴道肌力评分及乳汁分泌量情况(n=25,±s)

组别 子宫复旧(h) 尿失禁发生率(n/%) 腹直肌分离距离(cm) 乳汁分泌量(mL) 阴道肌力评分(分)对照组 53.04±5.67 4/16 2.04±0.35 178.21±58.64 4.13±0.68观察组 47.13±4.71 0 1.32±0.28 274.35±62.37 4.67±0.59 t/χ2 4.009 4.348 8.032 5.615 2.999 P 0.001 0.037 0.001 0.001 0.004

表2. 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n=25,n/%)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产后阴道肌力,腹直肌分离情况,子宫复旧,尿失禁情况,乳汁分泌等,并评价治疗满意度。治疗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实施评价,满分为100分,依据总评分将满意度等级分为满意、不满意以及一般满意,所对应的评分为80分以上、60分以下、60~80分。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内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数据表示为±s,组间比较结果分别以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后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时间短于对照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小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阴道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满意度评价对比

比较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妇在产后普遍存在阴道松弛、子宫复旧,尿失禁以及泌乳量少等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极易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恢复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造成多种产后并发症的产生[3]。因此积极开展合理的产后康复训练,对产妇恢复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时间短于对照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小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阴道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多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产后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产妇子宫恢复正常大小、促进产后泌乳,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使产妇在产后能够得到尽快恢复。所使用的康复治疗仪能够对产妇形成脉冲刺激,通过低频刺激使电磁波直接传输到深层组织中,通过穴位刺激以及机械揉搓的方式对产妇身体功能发挥调节的目的,使母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康复训练是通过指导产妇对提肛肌群进行有意识的收缩,对下腹肌群、阴道以及肛周实施有节奏的收缩,进而使盆底肌肉的收缩力与紧张力得到相应增加,对盆底肌肉的血液循环发挥改善作用,恢复肌肉紧张度[4]。同时通过开展适宜的盆底训练,能够有利于使膀肌水肿症状、产后疲劳症状得以减轻,可有效改善局部肌肉疼痛、恢复膀肌肌肉功能,促使产妇排尿,避免出现产后尿潴留[5]。而通常情况下,盆底训练3个月才可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训练前的针对性讲解,更利于提高产妇训练依从性。

综上所述,产妇接受康复治疗仪与盆底训练,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修复,加快产后泌乳及子宫康复速度,提高了产妇满意度。

猜你喜欢
治疗仪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