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导尿管外固定在男性短期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2019-02-10 09:01黎双双钟美莲黄春香刘印龙赣州市立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外口漏尿导尿管

黎双双 钟美莲 黄春香 刘印龙 赣州市立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改良导尿管外固定在男性短期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泌尿外科短期留置导尿男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依自愿选取治疗方法分三组,即改良固定组、传统固定组、大腿内侧固定组,各50例。对比三组尿道外口流血发生率、漏尿发生率及舒适度差异。结果:改良固定组尿道外口流血发生率、漏尿发生率低于传统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固定组患者舒适度0级例数多于传统固定组、大腿内侧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导尿管外固定在男性短期留置导尿中应用可减少漏尿及尿道外口流血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

男性患者临床留置导尿固定法可分传统及大腿内侧两种,因固定方式不同患者活动度及休息受限程度亦各不相同,部分患者留置固定后可并发尿道外口流血、漏尿等并发症[1]。上海等地曾就导尿管外固定方式进一步改良,获取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为探究改良导尿管外固定法具体应用价值文章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本院泌尿外科短期留置导尿男性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自愿选取治疗方法分组。改良固定组50 例,年龄49~73(61.3±12.7)岁,体质量49~78kg,平均(63.3±14.3)kg;传统固定组50例,年龄50~74(62.1±12.1)岁,体质量48~79(63.9±15.1)kg;大腿内侧固定组50例,年龄51~75(63.3±12.3)岁,体质量51~80(65.1±15.3)kg。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告知书。组间基线资料未有明显差异,P>0.05。排除原有尿道畸形;尿道损伤;前列腺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本次留置导尿管选取Foley硅胶材质。插管前评估患者、选取F14~16合适导尿管。插管前无菌操作,保证气囊完全进入膀胱。传统固定法:将导尿管从大腿上部穿过,以橡皮筋及别针固定于床下1/3处,别针针尖向下,引流袋固定床档。大腿内侧固定法:以胶带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下腹部或大腿前侧,引流袋固定于床档上,留取一定长度便于翻身。改良固定法:将患者阴茎及导尿管翻向下腹部,保持适当张力,以3M胶布“高举平台法”固定于下腹部或腹股沟处(下腹部有切口者),集尿袋留取适当长度固定于垂直下方,引流袋固定床档上。改良固定法示如图1所示。患者温水清洁会阴,清洁后以无痛碘消毒距尿道口5cm内的导管,2次/d;尿袋1次/周更换1次,更换前应消毒接头处;当尿液满2/3时倒空尿液,放尿前后75%乙醇消毒放尿口,留置导尿期间嘱患者每日饮水1500~2000mL。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组间尿道外口流血发生率、漏尿发生率及舒适度差异。

舒适度可取4级评分法,0级为无任何不适;Ⅰ级即轻微不适,有尿意但可以忍受;Ⅱ级为中度不适,有尿急尿痛不能忍受;Ⅲ级为重度不适,有尿急尿痛伴烦躁;Ⅳ级严重不适,有尿急尿痛伴烦躁及失眠[3]。

图1. 改良固定法示意图

表1. 组间尿道外口流血、漏尿发生率比较(n=50,n/%)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1.0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尿道外口流血发生率、漏尿发生率对比

改良固定组尿道外口流血发生率、漏尿发生率低于传统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舒适度对比

改良固定组患者舒适度0级例数多于传统固定组、大腿内侧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男性短期留置导尿常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部分医护人员认为该导管存在气囊可省略固定[4]。但气囊可避免导尿管滑出却无法避免体外导管进入尿道,且未固定导管可将尿道口聚集细菌带入尿道引起感染。美国CDC规定以胶带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腹部或大腿内侧,且留置期间需固定导尿管。因导尿管可随体位改变发生移位,可增加尿道壁和膀胱壁损伤,引起机械性炎症、尿道外口流血等症并发,且移动的导尿管可加速病原菌经尿道外壁及尿道黏膜间隙上行增加感染及漏尿率,故应对导尿管行固定干预,减少相应并发症,减轻患者不适感。传统固定法以橡皮筋及别针固定,导尿管、引流袋稳定度欠缺,可损伤尿道黏膜增加出血及疼痛[5]。大腿内侧固定法借助胶布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大腿前侧,但当大腿活动时牵拉导尿管在尿道内移动,部分患者频繁翻身活动导致胶布脱落,牵拉导尿管,刺激尿道黏膜,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另外由于固定的角度不妥,会引起男性患者勃起状态时的不适感。故传统固定法、大腿内侧固定法应用价值均不及预期,患者尿道外口流血发生率、漏尿发生率低于改良固定组,舒适度0级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改良固定法适合男性勃起时角度,减少自然状态不适感,降低了导尿管留置尿道外口流血、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改良导尿管外固定在男性短期留置导尿中应用可减少漏尿、尿道口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表2. 组间舒适度调查分析表(n=50,n/%)

猜你喜欢
外口漏尿导尿管
尿道外口恶性黑色素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肛瘘检查,你需要知道这些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尿道外口狭窄9例治疗分析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