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免疫5项及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9-02-10 09:01杨田田陈娜李金玲袁笑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肝功能

杨田田 陈娜 李金玲 袁笑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免疫5项及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收诊的61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61例体检健康者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肝功能检查结果,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观察组乙肝免疫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乙肝免疫五项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HBsAg呈阳性患者人数最多,阳性率高达93.44%,抗-HBc、抗-HBs、抗-HBe、HBeAg阳性率分别为78.69%、16.39%、24.59%、3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A、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B、CHE、CH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5项及肝功能检查对乙肝的诊断及乙肝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为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该疾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常见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可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因而,及早确诊疾病,及时实施治疗对于保障乙肝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乙肝患者免疫5项及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于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诊的61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61例体检健康者归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6例,女25例,年龄24~74岁,平均(38.9±4.8)岁,中位病程(2.1±0.8)年,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21~72岁,平均(35.8±5.2)岁。经检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免疫5项检测:观察组患者需空腹,抽取静脉血4~5mL,分离血样中的血清,冷冻保存,待检。利用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BJ-H1957型ELISA试剂盒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抗-HBc)、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e抗原(HBeAg)五项指标进行检测,操作规范均严格依照说明书进行。

肝功能检查:两组患者均空腹于清晨采取5mL静脉血,静置血样,利用台式离心机以3000r/min转速分离血样中血清。利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以及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中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碱酰酶(CHE)、胆固醇(CHO)水平进行检测,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免疫5项:分析观察组HBsAg、抗-HBc、抗-HBs、抗-HBe、HBeAg乙肝免疫五项检测结果,定量标准:HBVDNA=1.00×103copies/mL,阴性>1.00×103copies/mL,阳性<1.00×103copies/mL[3]。②肝功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BA、GGT、ALB、CHE、CHO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组间数据分析与验算,计量数据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免疫5项

61例观察组中HBsAg呈阳性患者人数最多,有57例,阳性率高达93.44%,抗-HBc、抗-HBs、抗-HBe、HBeAg阳性率分别为78.69%(48/61)、16.39%(10/61)、24.59%(15/61)、34.43%(2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肝功能检查

观察组患者TBA、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B、CHE、CH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乙肝属于一种病毒性肝炎,疾病危害极大,可能并发腹水、门脉高压、肝炎肝硬化等症状,而且并发腹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有数据统计,我国大约有74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随着疫苗的普及,这一数字呈现下降趋势[4]。乙肝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肝部不适、腹胀、失眠等,临床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乙肝免疫五项是检验乙肝患者的关键性临床指标,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乙肝患者中,HBsAg呈阳性患者人数最多,阳性率高达93.44%,抗-HBc、抗-HBs、抗-HBe、HBeAg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联合五项指标检测有助于提高乙肝早期诊断准确度,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及早入院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减少乙肝患者与外界接触,降低疾病传播率,有效控制传染源。

肝功能检查是临床诊断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肝功能指标代表不同的临床诊断意义。TBA水平反映患者肝脏废物排泄的能力,表现其肝脏代谢控制器代谢情况,当人体出现肝功能障碍时TBA指标水平将显著上升;ALB水平的下降代表患者存在肝功能障碍,该指标下降幅度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成正相关;当患者出现急性感染、慢性肾炎、肌肉皮损、肝炎肝硬化等症状时,CHE水平将会下降;CHO主要由肝脏合成、贮存,该指标下降则表明患者血液脂蛋白所含CHO下降,反映出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5]。另外,乙肝患者肝细胞所含游离脂肪酸增多,脂肪变性,导致更多脂肪酸被释放,诱发肝脏炎症,进而导致GGT水平升高,使得肝脏出现硬化、坏死、纤维化等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TBA、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CHE、CH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外源性因素对ALB水平产生较小的影响,该指标特异性较高,且检测不会导致大创面损伤,患者配合度较高。

综上所述,肝功能检查以及免疫5项检测对诊断乙肝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评估患者肝脏受损程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表1. 两组肝功能检测结果对比 (n=61,±s)

表1. 两组肝功能检测结果对比 (n=61,±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 TBA(μmol/L) GGT(U/L) CHO(mmol/L) ALB(g/L) CHE(U/L)对照组 5.5±1.4 29.55±12.07 5.3±0.6 47.6±5.6 2710.6±120.6观察组 47.9±2.9a 54.35±18.90a 2.3±0.4a 30.2±2.9a 1314.6±77.9a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下期要目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