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化疗中的效果比较

2019-02-10 09:01张静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3001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前臂静脉炎导管

张静 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 300131)

内容提要: 目的:对PICC导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本科室接受化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6例在化疗治疗中采用前臂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26例在化疗中采用PICC导管,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1/26)、11.54%(3/26)和3.85%(1/2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3.85%(14/26)、50.00%(13/26)和26.92%(7/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化疗治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有助于降低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效果。

静脉化疗是临床肿瘤疾病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静脉向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借助血液循环将化疗药物输送到全身大部分的组织器官,杀灭癌细胞,进而起到疾病治疗的目的[1]。对于具有全身散播倾向的肿瘤以及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疾病患者,化疗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目前在临床静脉化疗治疗中主要包括两种药物输送方式,分别为PICC导管和前臂静脉留置针[2]。为了对比分析这两种药物输送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在本科室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平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本科室接受化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0~76岁,平均(61.35±7.62)岁;观察组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8~77岁,平均(61.74±7.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治疗中采用前臂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采用美国BD公司24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选取患者前臂粗直并且弹性较好的血管,在对其进行消毒之后穿刺,以15~30˚方向斜刺入静脉中,待回血之后降低穿刺角度,沿着基本与皮肤平行的方向继续穿刺1~2cm,将留置针外套管的尖端部位全部刺入血管中,然后推入外套管,抽出针芯,并进行固定[3]。

观察组患者在化疗中采用PICC导管进行输液,采用美国巴德公司4F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选取肘部贵要静脉进行穿刺。首先将患者上臂外展90˚,对穿刺点位置至患者右胸锁关节下第三肋之间的长度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局部消毒穿刺,穿刺成功之后将穿刺针退出,向上腔静脉中置入导管,待推进导管长度达到设定长度之后,将导入鞘以及导入钢丝撤出,采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判断导管是否畅通[4]。采用肝素进行封管并清理穿刺部位。采用X射线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检测,确保导管尖端位置准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采用%表示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1/26)、11.54%(3/26)和3.85%(1/26),对照组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85%(14/26)、50.00%(13/26)和26.92%(7/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我国肿瘤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关于肿瘤疾病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三种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以及放疗治疗均属于局部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5]。而化疗对于具有全身散播倾向的肿瘤以及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其通过静脉向患者体内输入化疗药物,并经过血液循环,将化疗药物输送至全身绝大多数的组织器官,进而有助于对扩散的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对于静脉化疗有两种不同的药物输入方式,而不同的输入方式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6]。本文以本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PICC导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是观察组患者在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PICC导管弹性良好,材料柔软,在患者血管内能够保留较长的长度,通常可以得到45~55cm,因此在采用高浓度化疗药物时,通过PICC导管可以有效降低在药物输注过程中对于周边血管的刺激性,防止静脉炎的产生;而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只能在血管内保留2.5cm长的塑料套管,在药物输注过程中容易对血管产生强烈刺激,引发静脉炎[7]。PICC置管只需1次便可以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药物输注,留置时间可以长达250d左右,且如果护理得当不会给患者带来肿胀疼痛。而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需要对患者反复进行穿刺,容易引发穿刺部位的肿胀疼痛。在并发症方面,PICC导管不易滑脱,不易感染,同时患者手臂可以自由活动,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而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容易脱落,且长期封管容易引发凝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化疗治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有助于降低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表1. 两组化疗患者静脉炎、肿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n=26,n/%)

猜你喜欢
前臂静脉炎导管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