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放疗中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9-02-10 04:10戴亚娟戚立菊王雷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喷剂射线医用

戴亚娟,戚立菊,王雷雷*

(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500)

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方式,但治疗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口腔黏膜放射损伤,降低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为改善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常采用维生素B12混合液、复方漱口液等,但效果不佳。在本文中为探究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放疗中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院的80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共40例,年龄位于36~72岁之间,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对照组共40例,年龄位于33~79岁之间,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性别、身体状况、病情病程、治疗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

1.2 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放疗剂量达到DT 20 Gy后可以用药,用药周期为5~7周。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B12混合液,一天3次,每次20 ml。观察组患者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一天4次,每5 cm 2使用喷雾0.1 ml[1]。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黏膜损伤程度,分为0级~Ⅳ级,程度越高,损伤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护 理

2.1 放疗前护理

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戒烟酒,保证牙齿及口腔的健康以避免病菌感染。

2.2 放疗期间护理

嘱咐患者每日进行口腔、鼻咽部护理,保证口腔黏膜与牙齿的清洁、卫生;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合理制定饮食安排,建议患者多食用健康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患者的口腔、咽部黏膜情况,若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3 放疗后护理

患者应坚持对口腔、鼻咽部的冲洗,保证其清洁。护理人员应定期安排患者复诊;指导患者正确服用维生素及活血化淤类药物[2]。

3 结 果

在放疗剂量达到DT 20 Gy时,两组患者均会出现口腔黏膜反应;在放疗剂量达到DT 40 Gy时,观察组患者以Ⅰ级损伤为主(70.0%),对照组患者以Ⅱ级损伤及Ⅲ级损伤为主(82.5%),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放疗剂量达到DT 60 Gy时,观察组患者以Ⅰ级损伤及Ⅱ级损伤为主(87.5%),对照组患者以Ⅱ级损伤及Ⅲ级损伤为主(92.5%),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表2。

4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上,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顶部与侧壁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放射治疗来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但在治疗过程中,会使周围正常组织产生损伤,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疾病。由于严重的口腔黏膜损伤,使患者的依从性下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间延长等。因此,为改善放疗中的口腔黏膜损伤,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的主要成分为奥克丁,可以有效进行皮肤黏膜组织的清除,延迟或缓解皮肤黏膜的放射损伤[3]。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医用射线防护喷剂的维生素B12混合液的应用数据对比可知,在放疗剂量达到DT 20 Gy时,两组患者均会出现口腔黏膜反应;在放疗剂量达到DT 40 Gy时,观察组患者以Ⅰ级损伤为主(70.0%),对照组患者以Ⅱ级损伤及Ⅲ级损伤为主(82.5%);在放疗剂量达到DT 60 Gy时,观察组患者以Ⅰ级损伤及Ⅱ级损伤为主(87.5%),对照组患者以Ⅱ级损伤及Ⅲ级损伤为主(92.5%),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在放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皮肤黏膜放射损伤的发生率,延缓出现皮肤黏膜放射损伤的时间,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喷剂射线医用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温柔喷剂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一罐在手,衣服我有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