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探讨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责任制中的作用

2019-02-10 04:10许婷婷陈雪飞季永娟戴琳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责任制知晓率家庭医生

许婷婷,叶 涛,文 丹,陈雪飞,季永娟,戴琳峰

(1.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41; 2.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 200041)

高血压目前患病人数约占我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1]。目前,社区多数高血压患者控制效果不理想,其重要原因是患者高血压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差、治疗依从性不佳[2]。为此,我们选取了24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及护士责任制管理,并对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责任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所辖5个社区内≥40岁的24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高血压病史、服药情况及身体状况。护士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和干预管理,主要包含:测量血压每月一次,知悉服药情况,引导患者合理的运动与膳食、控制体重、控烟。每年健康教育宣传栏出版4期,利用宣传日举行2次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和进行1次相关义诊。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家庭医生及护士责任制管理。小组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性化干预管理措施,主要包含:(1)动态管理: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小组对档案负责动态更新;(2)干预方法:护士依据患者情况订制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如何预防并发症等相关知识,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3)指导内容:①指导用药:社区护士联系患者半个月回社区站点复查1次血压,详细知晓其服药情况;如果降压效果不佳,及时向家庭医生沟通,家庭医生依据情况尽快调整药物,家庭医生如果无法解决,立即联系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共同商定最佳治疗方案;如需住院治疗马上联系上级医院开通绿色住院通道,转到心血管专科进行治疗,全程无缝链接。②指导饮食:社区护士熟悉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对依从性不强的患者,强调饮食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性,促使患者形成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帮助其戒烟限酒。③体能锻炼:指导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快走、爬山、游泳、跳舞、太极拳等。一般每次锻炼30 min,每周3~5次。④个人技能培训:对患者自我血压测量情况进行了解,讲解每天测量血压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每天自测1次血压,如果有异常情况要立即与护士反馈,护士及时向家庭医生反映,并指导患者熟悉高血压危象和处理方法。⑤心理护理:原发性高血压与长期心理紧张、压抑等心理因素有关[3],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不能放松心理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及高血压自我管理问卷调查,评估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情况,并测量血压情况。

1.5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两组干预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比较

两组干预前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危险因素、治疗方法、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实施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干预组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显著下降,但干预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利于患者日常血压的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家庭医生及护士责任制充分发挥了社区护士专业特长,建立了社区护士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了家庭医生和社区护士各自承担的职责,巩固了医患之间的朋友式服务关系,是一种更有益于医患合作关系的医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责任制知晓率家庭医生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中国家庭医生困局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