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管理研究进展

2019-02-10 04:10陈勇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例数评估

陈勇梅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 贵港 537307)

作为对护理质量指标的量化规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一种临床用以对护理质量或相关护理活动进行评判的工具。该指标发生在医护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操作领域内,且具备了敏感性、重要性以及预后相关性这3大主要特征。就当前的医护水平来看,肾脏疾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1]以及欧洲最佳操作指南(EBPG)[2]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进一步推动护理敏感指标的进展,本文就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管理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性探讨。

1 疼痛敏感指标及其管理

1.1 疼痛敏感指标

到目前为止,我国依旧尚未对疼痛管理的敏感指标形成统一性标准规范,且其他相关指标也依旧在选取中[3]。有部分国内医学相关研究学者提出一个疼痛评估符合率的计算公式:正确评估总例数÷抽样调查例数×100.00%=疼痛评估符合率[4]。

1.2 疼痛敏感指标管理

1.2.1 评估

我国临床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近年来,在意识到完善疼痛评估管理的重要性后,国内各医疗机构正逐步就该方面进行不断完善,甚至还有许多医疗机构已开始致力于培养专业的疼痛护理和疼痛评估人才。

1.2.2 管理

从相对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于疼痛敏感指标的监管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管理效果。例如,有部分医疗机构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通常以利用信息系统了解患者病史以及现场查看病例和深度访谈等为主要评估方式,并进一步从各方面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从而指导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5]。

2 跌倒和坠床敏感指标及其管理

2.1 跌倒和坠床敏感指标

与疼痛敏感指标一样,当前,我国在跌倒和坠床敏感指标方面也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有相关学者提出如下相关计算公式:①住院跌倒或坠床例数÷住院患者总床日数×100.00%=跌倒或坠床发生率;②评估符合例数÷高危患者例数或坠床风险患者例数×100.00%=入院高危患者跌倒或坠床风险评估符合[6]。

2.2 跌倒和坠床敏感指标管理

2.2.1 预防

医护人员首先要利用科学的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跌倒或坠床评估,且所用评估表内的内容都要量化[7]。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跌倒或坠床方面已有相对较完善的预防管理制度,并在护理工作中对医护人员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但在实际的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在相应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就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客观的评估资料,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跌倒和坠床预防护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以为护理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护理信息。

2.2.2 监管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护理质量管理者大多以不良事件报表或电子病历为依据自动筛查,力求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信息系统来掌握患者的跌倒和坠床情况,并进行深入性的统计分析,而后对护理方案进行准确调整。

3 压力性损伤敏感指标及其管理

3.1 压力性损伤敏感指标

与上述敏感指标一样,在压力性损伤敏感指标方面,我国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各医疗机构在检测和评估方面各异,无形中降低了压力性损伤敏感指标的准确性。例如,有部分国内学者提出如下相关计算公式:①压力性损伤发生患者例数÷同期住院患者例数×100.00%=压力性损伤发生率;②评估符合例数÷高危患者例数×100.00%=入院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符合率[8]。

3.2 压力性损伤敏感指标管理

3.2.1 预防

当患者来院就医时,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以及完善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现象的动态管理,大多数医院都会对其进行预报和筛查,同时还会采取医师会诊、事后质量考评等措施。另外,也有部分医疗机构会采用较为系统化的三级管理模式(通过制定三级压力性损伤管理内容对疮风险评估指标进行量化[9])。

3.2.2 监管

近年来,我国各医疗机构已先后建立各分项护理敏感指标管理软件系统,并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4 结 语

总而言之,各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务必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性的研究从真正意义上制定出科学有效且实用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评价标准,为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例数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评估依据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