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10 01:52张立梅张婷婷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初产妇人性化出血量

张立梅,张婷婷

(商河县人民医院产房,山东 济南 251600)

产后大出血指至胎儿娩出后的24 h中,产妇出血量>500 mL的现象,不仅会造成产褥期感染,严重者还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1-2]。本次选取我院妇产科中6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常规/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现汇。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纳入本科室(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n=60)展开研究,分为2组(护理方案),即每组30例样本。对照组:年龄范围21~37(平均:30.41±3.38)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年龄范围22~35(平均:29.57±3.45)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对2组产妇各项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呈现为(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者;②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相关责任书者。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意识障碍者;②出血严重、难控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为:①出血护理:出血发生后护理人员要一边稳定产妇的情绪,一面做好紧急处理,为其吸氧、监视生命体征、与血库进行联系做好血液调配工作;适量按压子宫,促进收缩;保证操作无菌防止感染。②止血护理:做好止血措施,叮嘱产妇多加休息;定期检查其宫底高度,加强巡视,直到产妇情况稳定。③健康教育: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度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疾病的恐惧感。④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少产妇的恐慌、紧张感,通过向患者讲解产妇大出血的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治疗信心,减少应激反应。⑤生活护理:确保患者居住环境的安静、整洁,帮助产妇保持身心的愉悦,定期更换床单等物品,做好消毒工作;饮食清淡,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钙、铁和维生素等食物,确保机体营养需求。⑤运动指导:待产妇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适量的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和耐受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2 h内和24 h内)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

2 结 果

产后2 h出血量:对照组(1010.52±180.69)mL、观察组(925.72±133.56)mL,检验结果(t=2.067、P=0.043);产后24 h出血量:对照组(1505.71±162.50)mL、观察组(1396.42±202.72)mL,检验结果(t=2.304、P=0.025);住院时间:对照组(10.53±2.08)d、观察组(7.46±1.59)d,检验结果(t=6.423、P=0.001)。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发,产后出血的案例逐年递增,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产后出血的死亡率占所有分娩的2%~3%[3]。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昏迷等。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提升“舒适度”为目标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及时的止血措施,极大程度上挽救产妇的生命[4]。此后结合教育、心理、生活、饮食、运动的护理干预,控制出血情况,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除此之外,确保患者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静养,保障足够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供给保证身体营养所需;病情稳定后的运动指导,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5]。从文中的数据可知,观察组2 h内出血量(925.72±133.56)mL、24 h内出血量(1396.42±202.72)mL、住院时间(7.46±1.59)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由上所述,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上可广泛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人性化出血量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