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医学路,学会清醒地看待生死

2019-02-14 05:56提提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外科学治病救人学医

提提

我之所以选择学医,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我爷爷的影响。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退休之后,经常会给我讲他过去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在这样的熏陶下,我一直对医生这个职业非常憧憬,哪怕知道这注定是一条艰苦的道路,高考结束后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医学的怀抱。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但又厚又多的专业书还是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为临床医学的范围很广,毕业后可能会进入外科、内科、儿科、妇科、精神科等各种科室,所以只要涉及得到的专业课我们都得学。

除了基础医学方面的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还要学习临床医学方面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四大主干课程,外加神经病学、耳鼻喉科、眼科、传染病学等等。光是内科学一本教材就有1 65万字,外科学教材也有148万字,要知道四大名著里字数最多的《水浒传》也不过才96万字。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学了临床医学,才知道当年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期末考试划重点?不存在的。整本书都是考试重点,因为病人不会按“重点”来生病。每到期末,不管是大一还是大四,平时满满的课表都会化成面前几百万字的内容,等着我们印到脑海里。从白天背到深夜,再从深夜背到凌晨是常事。只要专业选的好,年年期末像高考,说的就是我们医学生了。

光背书还不行,以上学习的只是理论,哪怕背完了整本书,可以说出每一个概念、每一条原理,但实际动手操作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我们还需要做各种实验。癞蛤蟆、兔子、寄生虫、小白鼠都是我们的实验对象,刚开始的时候,我光看一眼寄生虫或者癞蛤蟆都恶心得不行,后来见得多了,心理素质变得越来越强,解剖癞蛤蟆或者小白鼠都不在话下。

我们还会学习人体解剖,也许“尸体”听起来很可怕,但我初次见到的感受不是害怕,反而有种恍然大悟和肃然起敬的感觉。选择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的无言老师们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们一般会尊称他们为“大体老师”。面对他们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直观死亡的过程,帮助我破除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另外,不管是动物还是大体老师,我们都会给予实验对象应有的尊重。

只要选择了临床医学,就意味着走上了一条终身学习的道路。本科至少有5年,想进好医院至少得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又需要3到6年。毕业也并不意味着结束,还有临床执业医师考试、3年规范化培训等各种关卡。要想评职称,论文、科研学术成果也是不能少的。即使在实際工作中,处理各种疑难病例也需要不断学习。如果只是向往医生职业的光环,或者抱着学医体面又赚钱这样的想法,最好还是不要踏入医学这个“坑”了,不然你可能会很失望的。

虽然学医并不容易,未来的就业形势也不见得乐观,但我依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因为学医不仅让我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机会像爷爷当年一样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也让我能够更加理智清醒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病痛和生死。

猜你喜欢
外科学治病救人学医
有魔法的手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许愿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华佗学医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医外科学实训课程
望子学医
临床多站点考试法在全科医学生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