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石佛寺有机茶扶贫纪实

2019-02-18 17:57徐卫兵储春生方书苗
茶业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岳西岳西县茶园

徐卫兵,储春生,方书苗

(岳西县茶叶局,安徽岳西246600)

安徽省岳西县石佛寺有机茶园是“全国脱贫示范基地”、“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长三角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推荐景点”、“美丽岳西乡村旅游示范点”。“石翠”牌岳西翠兰茶获“中国旅游品牌商品”,“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石翠”商标是“安徽省著名商标”,“石翠”牌绿茶是“安庆市名牌产品”。安徽省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企业,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理事单位,安徽省茶业协会会员单位。在公司带领下,石佛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当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园内及周边居民由山头走向了地头,由区内走向了区外,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石佛寺茶园真正成为了一个藏在深山中“人间仙境”。

1 石佛寺茶园

霍山县志记载,石佛寺建于元末,鼎盛于清同治年间。《岳西县乡镇简志》描述当年石佛寺周围古木参天,寺内金碧辉煌。该寺中佛像均由石头雕刻而成,据有关文物部门鉴定,年代为元朝末年,为正宗的元代风格,在国内极为罕见。佛像中有一尊成吉思汗的神像,乃为国宝中的国宝。在寺院修建的同时,庙中的僧侣就开地栽种茶树,随着庙宇香火的世代相传,茶园规模慢慢扩大,成就这个大别山深山区几百年历史的古茶园。

2 石佛有机茶生产历程

由于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国家环保局选择石佛作为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试验地。

1996年5月9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首席咨询师特戴尔.卡尔达斯,到石佛寺茶园考察评估有机茶园发展工作。

1997年岳西县被列为中德 GTZ合作项目“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试点县(1998~2002),开发有机茶叶和有机猕猴桃等,包家乡石佛寺茶园被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TZ项目组定为“有机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基地”(1997~2003)。

1998年1月6日,受德国政府委托,GTZ公司派遣以裴兰芝博士为首席代表的专家组,考察中德合作有机农业开发项目启动情况。

1998年2月,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德国GTZ公司开展为期三年合作,确定石佛、石关、鹞落坪三地实施中国贫困地区有机农业开发项目。

1998年12月3日,岳西县首期有机农业培训班,在石佛村举行;1999年5月8日,中外专家在石佛举行第三期有机农业培训班。

1999年9月13日,德国专家库克迈斯特,到石佛寺茶园考察有机茶叶发展情况。

2000年4月18日,岳西县在石佛寺茶园中进行有机茶采摘培训班。

2000年4月24日,德国土壤学专家罗马可博士在石佛项目点做土壤诊断试验;2000年 8月,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尤文鹏先生,到石佛项目点做颁证检查,并陪同英国专家理查德做贸易咨询;2000年9月29日,中德有机农业项目德方负责人裴兰芝、罗马可博士与项目专家宗会来一起考察石佛有机农业协会。

2002年4月29日,中德项目负责人裴兰芝等,检查石佛寺有机茶生产基地。石佛寺茶园为我国首个中外合作建设的,按西方标准建立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成为我国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摇蓝。

2014年起,每年邀请南京国家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举办有机茶叶生产知识讲座,已培训 500人次、发放资料近万份;2014~2018年期间,石佛寺茶园分别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标准有机认证。

3 丰富的种质资源为有机茶生产锦上添花

石佛寺茶园位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周边茂密的森林植被,为茶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护;世代僧侣和茶农的精心培育和对茶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改良,塑造了一个个茶叶神话与传奇。

相传皖西大别山区有三颗半神茶,其中一颗半在岳西县境内,而奇特的半颗神茶就生长在石佛寺茶园内,该茶长成截然不同的两半,一半与周围百亩茶园茶树无异,农历三月初可采摘,香气清新,如饮兰露,另一半截然不同,端午节前后才发新芽,茶芽尖细,茶香浓郁,不饮自醉。此茶树上的一半茶叶清香四溢,而另一半茶叶味道迵异,因而称之为“半棵”,经过历年历代,这半棵神茶仍保持着“佛茶半棵,世上无多;一株两品,奇特匪夷”的神韵。

安庆市种植业局(原市农业局经作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岳西县茶叶局(原县农业局多经站)1989年开始,在石佛寺千万棵茶树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扦插繁殖,该品系2010年被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编号国品鉴茶2010006,因其母树来自石佛寺茶园,色泽翠绿,定名“石佛翠”,为我国质优、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内含物有效成分高,尤以氨基酸含量高著称。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茶多酚13.8%,水浸出物46.2%;氨基酸含量高达8.4%,全国罕见。

现“石佛翠”母树生长在石佛寺茶园内,得到充分保护,公司安排专职人员精心呵护,细致管理,制作大理石保护标志牌,至今保护完好,生长茂盛。

4 历史传承造就石翠精品

自元代石佛寺的始建,佛茶因佛事的需要,由当地僧侣和居民的种植,发展缓慢。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新中国大力发展农业而大面积种植茶叶,扩展到现在的近 200亩。石佛寺茶园不论在延续发展还是在扩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特色传统管理模式,呵护自然,保持本色。

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茶,出“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岳西位于大别山东段分水岭,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此地“茶优异,多入贡”。据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在明清时期,石佛寺属霍山县。

茶叶制作大生产代替小作坊,机械制茶成为主流,“慢工出细活” 的传统手工制茶技法,被人忽略,甚至淡忘,濒临失传。所幸,岳西翠兰手工技艺成功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脉清香,在石佛寺有机茶园得以传承与发扬。

石佛寺有机茶制作工艺精湛独特,尤以“岳西翠兰”和“石佛炒青”闻名天下。 “石翠”牌“石佛炒青”,继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后的特色品牌,以其独特的区域优势、高山土壤、氧吧气候、种质奇特、传统管理、世袭工艺、奇香耐泡而闻名于世。

5 社会担当,致富一方百姓

安徽省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有机茶生产,弘扬“岳西翠兰”传统技艺,助力包家乡茶叶专业村发展,做强做大传统茶叶品牌,强势推动贫困户脱贫。针对石佛村地处边远,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公司帮扶贫困户及公益事业上共捐资114.4万元。筹资50万元,为茶园组修建2km水泥路,2014年捐资近10万元为该道路安装路灯至各家各户,并承担电费。

以公司技术骨干为核心组建茶叶专业服务队,为村内茶农提供社会化服务,提供茶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茶叶生产标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在服务过程中对贫困户实行费用减免并赠送生产资料,服务队今年共向贫困户发放有机菜籽饼肥11000kg,免费修剪茶园40.02hm2。

在茶园主干道、步道两侧种植桂花、映山红、红豆杉、金银花等景观苗木近一千余株,美化了乡村环境。安装了多种体育健身器材,购置广场舞音响设备,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安徽省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石佛村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流转茶园、迁建茶厂、推广有机、配套灌溉等建设,固定用工及季节性用工每年都在增长。公司一切用工,一律以本村村民优先,如是建档贫困户,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且待遇给予一定提高。截止今年,茶叶基地解决固定就业 8人,农庄解决就业5人,其中贫困户5人,公司采茶、加工、管理等季节性用工每年超 2000人次。2014~2017年,每年分别发放租金务工工资100万元、130万元、150万元及125万元,有效解决了村内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2017年朱大仕、朱普能等七户贫困户从公司所领取的务工收入等共计153337元,户均年增收入达21905元。

茶叶、旅游是石佛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安徽省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石佛村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走有机茶产业发展之路,坚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保护好近七百年石佛寺佛教文化、千年神茶、国家级茶树良种“石佛翠”种质资源。传承岳西翠兰、石佛炒青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做大做强 “石翠”品牌,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加大扶助力度,争取让石佛村村民早日步入小康,享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9年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5月24日至5月26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联合承办,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六安瓜片专业合作社协办的“齐源杯”2019年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在安徽科技学院凤阳校区举行,来自39所高校的107个表演队、307位选手参赛,在3天内开展茶文化知识考核、创新主题茶艺表演及茶文化创新作品等三个方面的比拼。

本次大赛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大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推动大学生在茶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学习、创新与实践。

新闻来源:安徽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岳西岳西县茶园
茶园飘香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湄潭茶园
一道大学生数学竞赛题的另证、推广、类比
推动岳西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探究
茶园观色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岳西炒青记
岳西县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