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茶产业发展的黄山实践

2019-02-18 17:57李雪苏迎春
茶业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用黄山茶园

李雪,苏迎春

(黄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黄山,245900)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8.9%,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气候温暖湿润,环境优越,属于茶树生长适宜区,是全国重要的名优茶产区和茶叶出口集散地,拥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绿等众多历史名茶。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比较效益高,发展茶产业是实现茶产业兴旺,助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全市茶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具有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太平猴魁、休宁松萝、祁门红茶、黄山毛峰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黄山毛峰茶、太平猴魁茶、松萝茶、安茶、黄山白茶、大方茶陆续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截止到 2017年底,全市茶园面积 5.07万hm2,其中“三品”认证茶园面积 4.86万 hm2,占茶园总面积95.8%,绿色发展基础良好。茶叶产量3.43万t,一产产值33.34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36万t,产值27.20亿元,茶园产值4381元/m2,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763元。

1 茶产业扶贫做法与成效

1.1 夯实产业基础,坚持绿色发展

一是创建茶业全产业链有机化示范区。以祁门县为重点,先期选定20个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点和25个示范片,在全市积极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二是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抓好20个村的统防统治试点示范工作,支持有条件乡(镇)村组建统防统治队伍,每年召开统防统治现场会,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全市已建成专业统防统治队伍156个,茶园绿色防控面积2.3万公顷。三是开展农药集中配送工作。2015年在安徽省率先构建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围绕农药集中配送网络体系构建、《黄山市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农药品种目录》发布、建立“七统一”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等内容开展工作。

1.2 培育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市拥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成为带动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主体。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的实用人才,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采取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强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逐步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目前全市已完成培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610人,涉及茶叶、电商和休闲农业等20余个专业类型,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茶叶专业)100人。

1.3 加强品牌建设,拓展营销渠道

一是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采取“政府推动,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有效开展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维护。复制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标准实物样,研制了祁门红茶和松萝茶标准实物样,并开展系列宣标贯标活动。先后制定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国家标准和祁门红茶省级地方标准, 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提供依据。黄山毛峰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祁门红茶获得“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称号。黄山区成为太平猴魁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品牌竞争力。对外,连续13年组织茶叶企业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香港等销区开展黄山名茶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主办2016北京国际茶业展暨黄山茶文化节,通过黄山名茶的集中展示推介,极大的提升了黄山茶品牌形象。对内,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签署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连续四年成功举办黄山茶会,特别是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6黄山茶会的成功举办,参会人数1500多人,来自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开展新闻报道,体现了黄山茶产业魅力,提升了黄山茶市场竞争力。此外,还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央视、安徽卫视、《茶世界》、《徽茶》和新媒体等各种媒体媒介,广泛传播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

1.4 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黄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高校院所、科技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利用夏秋茶原料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条。全市有5家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了超微茶粉、茶饮料、茶多酚、茶色素等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了茶叶附加值。

1.5 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乡村茶产业体系

一是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积极开发以茶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供游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品茶、茶艺等研学游、科普游、夏季避暑游、秋季养生游特色项目,更直观形象的展示黄山名茶历史、产地优势和生产环境。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休闲农业黄山峰会,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核心,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探索了一条新路径。二是立足黄山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加大茶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稳步推进祁红故里特色小镇重点项目建设,将茶文化、茶产品和自然观光结合起来,多元化发展,打造文茶旅新型业态。全市已连续多年举办黄山毛峰文化节、太平猴魁开园仪式暨茶文化旅游节、茗洲茶开园节、祁红采摘节、大方茶手工制作技艺传承大赛、太平猴魁手工制作技艺大赛等茶事活动,不仅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技艺,还丰富了乡村人民生活。“猴坑村生态茶园——黄山情侣太平湖”、“新安源茶乡旅游”、“黄山市徽州区谢裕大茶博园科普游”等十多条特色茶旅线路为农民增收开拓新的途径。

2 难点问题

2.1 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地理特点、历史原因,全市衰老丛栽茶园仍占较大的比重,且大部分是山地茶园,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仅31.4%,茶园机械化作业的基础薄弱,适宜陡坡茶园推广使用的轻便化茶园管理机械较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茶叶生产成本不断上升。2012~2017年,茶叶采工薪酬增长20%左右,生产资料成本增长15%左右,经营主体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经营者生产积极性受挫。因此,亟需加快推广轻便化茶园管理机械模式。

2.2 茶叶产品附加值偏低

现有资源大多都集中在种植、初精制加工等薄利环节,茶产品研发与创新、夏秋茶综合利用、衍生产品制造和茶产品市场营销等深加工环节相对薄弱,产品附加值低。现有精深加工企业开发的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经济效益还未显现。

2.3 区域公用品牌经济效益不明显

和其他茶区比较,黄山市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诸如祁门红茶、黄山毛峰等区域公用品牌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文化挖掘和宣传力度不够,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完善,带动农民增收动力不足。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快轻便化茶园管理机械的研发推广

一是实施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按照“改园、改土、改树、改管理、补棵”四改一补要求,开展低产茶园改造示范推广工作,使新改造茶园符合机械化作业要求。二是加快推进便捷化茶园耕作机、采摘机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茶机厂合作,研发适合山区茶园使用的茶园机械。通过召开茶园机管机采现场会,组织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推广轻便化中小型采茶机、修剪机、耕作机等茶园管理机械。

3.2 着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开发茶叶原料新产品。开发出除食品类以外的,以茶叶为原料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从而改变茶农重春茶而轻夏秋茶的习惯,让夏秋茶资源变资金。二是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利用高新技术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等茶叶功效成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创造经济效益,才能持续调动茶农和企业的积极性,实现茶农增收,茶业增效。

3.3 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和保护

一是加大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举办黄山茶会、参加茶博会等整体宣传公用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二是加强标准的宣传与执行。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体系的制定、宣传贯彻和跟踪评价,促进标准的执行和落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是对品牌的宣传保护。三是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维护。制定完善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以“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模式推动区域公用品牌维护。

猜你喜欢
公用黄山茶园
黄山日落
茶园飘香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一个公用品牌的养成——横山羊肉是咋样“吃香”的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公用电梯自动取消停靠装置初步设计
医生私车公用撞伤人 医院担责